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

(1623)[转帖]乔志峰:日本的“官房”与中国的“民房”

日本首相迫于舆论压力叫停公务员宿舍建设,优先地震灾民安置房。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叫停埼玉县朝霞市的公务员宿舍建设,并要求在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5年内不得开工。由于地震灾民尚未完全入住临时安置房,政府建设公务员宿舍之举遭到了批评。(10月3日中国新闻网)

日本首相真窝囊,略有一点舆论压力他就只好妥协,领导的威严何在?叫停了公务员宿舍建设,让那些公务员住哪里呢?他们还咋安心“为人民服务”?怪不得有人说,这世界上有的地方“民不聊生”,有的地方却“官不聊生”。由日本公务员的“宿舍”,想到了中国百姓的“保障房”、“安置房”;由日本官员的卑微和寒酸,想到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豪气和“让领导先X”的先进文化……

一,欣闻官员成为“安置户”

2009年4月,一个名为《温州旧城领导内部购房贪污的猫腻解读》的帖子出现在国内各网站,该帖曝光了一份据称源自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内部文件,内容为“多余安置房按暂定价格销售给相关人员”,名单涉及该市多位局长、主任、院长、书记、行长等政府官员在内的94名“工作联系部门有关人员”和49名旧城改建“指挥部工作人员”。

不少拆迁户拆迁数年尚未安置,温州的官员们自己却成了“安置户”,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入住拆迁房中最好的顶层房、跃层房。这则新闻令人无比振奋,最起码透露了如下信息:

公仆们很清廉。以前,老百姓对公仆们有误解,认为当官的都比较有钱,还编出了“一等公民是公仆,祖孙三代都幸福”之类的顺口溜。事实证明,我们有很多公仆其实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他们清正廉洁、不贪不占,过着清苦的日子,万不得已之下只好从拆迁户嘴里夺食,多可怜哪,多感人哪。

公仆们很聪明。他们相当有经济头脑,知道怎样钻空子,知道怎样团结起来为自己谋利益。有一分权力,就要产生十分的效益。要不人家咋能当上领导呢,要不人家咋吃香喝辣有好房子住呢。把自己交给这样的聪明人来领导,我们放心!

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内部文件,就像是《红楼梦》中护官符,简单明了却信息含量巨大,将当地市政府、人大、发改委、公安局、房管局、安居指挥所等部门的某些官员一网打尽,也难怪有网友感叹:我在温州的政府网站上也找不全这些领导的名字,在这儿是全来到啊!谁有权、谁有势、谁无与伦比,一目了然。想在温州混日子,比照这个名单行事绝对差不了。

为何最害怕房价下跌的不是房产商而是公仆?这回算是彻底明白了。他们卖地可以捞一笔倒在其次,关键是无论房价多高他们都能用特殊手段低价圈房。房价涨得越高、越快,他们获取的暴利就越丰厚。据说,温州这些公仆所购房产价格至少已经翻番了。还有比这发财更快的方式吗?公仆们哪,你们真是太有才啦。

随后,记者从中共温州市纪委得到证实,经温州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并报经浙江省纪委批准,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原主持工作的副指挥吴权书被纪委“双规”。最近,公众广泛关注的“温州购房门”,即2004年至2005年间,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未经批准,擅自将94套住宅按暂定价不公开销售给有关部门负责人事件,就是吴权书主持旧城改建指挥部工作期间发生的。(2009年4月21日《广州日报》)

吴权书落得如此下场,当然是咎由自取。但我还是觉得,他的落马有一点点“悲壮”的意味。如果不是“购房门”突然爆发且引发网络监督狂潮,他恐怕至今尚安然无恙。否则,为何2004年至2005年间发生的事情,一直无人过问,直到网络监督狂飙突进了,他才应声落马了呢?

卖房人吴权书倒下了,买房人何在?要知道,那些“按暂定价”购买了安置房的人,可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啊,涉及市政府、人大、发改委、公安局、房管局、安居指挥所等实权部门的一大帮官员。当然不排除吴权书为了讨好上述官员而主动奉上房子,但这里面有没有利用职权主动伸手要房的?这算不算受贿甚至是索贿?当地政府和纪检部门又该负什么责任?

“双规”一个吴权书,显然无法消弭公众的众多疑问,更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温州“购房门”事件绝非吴权书一人的责任,也绝不能让他一个人“堵枪眼”——他也堵不住。

二,房产商为何要为公务员打折

天津最大楼盘未开盘卖7亿,为公务员打折感谢政府。天津星耀投资营销副总经理时瑞介绍,为了感谢津南区政府在开发期间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星耀五洲给参加团购的津南区部分公务员提供一定幅度的优惠。(2009年4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

为了“感谢政府”,房产商推出了公务员购房打折的优惠政策。一个房产项目要想顺利实施,从拿地、项目审批到贷款直至最终上市销售,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对绝大多数房产商们而言,他们对政府的深厚感情发自内心,“感谢政府”本来就属于行业特点之一。但像天津最大楼盘这样,公开为公务员打折、把“感谢政府”落到实处的,还真不多见。

房产商为何要为公务员打折呢?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多卖几套房那么简单。据房产商自己介绍,政府在楼盘开发过程中给予了不少帮助和支持,包括修建公路及其他相关配套公共设施等。另外,地产中国网曾报道称,津南区区政府将搬至星耀五洲周边,这一搬迁被认为是对该项目营销的巨大帮助。政府付出了这么多,房产商怎能不心生感激。政府也是由人(公务员)组成的,给公务员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似乎便成了房产商表达自己感激之情的最佳方式。政府为房产商服务,房产商为公务员打折,各取所需、顺理成章。

同时,给公务员打折的房产商估计还有其他一些“小九九”。房产商不可能只开发这一个项目,今后需要仰仗政府的地方还有很多。现在的打折行为不止是“感谢”,更是一种“公关”。公务员实惠了、政府满意了,将来房产商就可能从政府手里争取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形成一个“官商联动”的良性循环,对房产商和政府双方都有益处。

当前中国,最不担心房价飙升的,除了开发商,应该就是某些公务员了。不管房价涨得多高,他们总能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低价房——有本事的(如上边提到的某些温州官员)直接染指“安置房”,没有多大能量的小公务员,最起码也可以享受到房产商的打折优惠。曾几何时,有人在网上开出15万的天价叫卖一个公务员的面试资格,当时觉得太离谱了,现在才发现一点都不贵,物超所值得很。

三,为一次体育盛事就毁掉老百姓对家的渴望?

有人反映:河南南阳在建经适房将拆迁,为农运会让道。河南南阳为举办第七届农运会,决定拆除尚在建设中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中央花园”。据悉,“中央花园”安居工程被称为2008年南阳市“十大实事”之一。记者电话采访南阳相关部门,没有得到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记者致电南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询问时被告知“你们报纸应该多关注你们本省的事情”。(2010年4月23日《潇湘晨报》)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足是当前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然而,从河南南阳却传出了要拆掉在建经适房为“体育盛事”让道的消息。尽管记者电话采访南阳相关部门没有得到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但此前曾有人在南阳市委书记网上留言板就该经适房面临被拆之事留言,南阳市规划局回复说:“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在南阳召开……为保证新闻中心和体育公园用地,满足景观要求,同时综合考虑拆迁区域的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将张衡路(即康泰中央花园所在地)一定范围区域也纳入控制范围。”由此可见,事情并非完全没有来由。如果在建经适房果真会为“体育盛事”让道,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建经适房为“体育盛事”让道体现了畸形的政绩观。现在,某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好大喜功,热衷于大工程、大活动这类“露脸”的事情,对真正关系老百姓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却并不热心甚至置若罔闻。在他们看来,干“大事”、整“大动静”才是政绩,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心,至于老百姓日子过得咋样没什么大不了。在这种畸形政绩观的驱使下,一些地方的大广场、大开发区和高楼大厦层出不穷,不顾实际争办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以及争抢名人家乡的闹剧屡见不鲜。如果不彻底扭转地方官员中的这一错误认识,别说在建经适房要为“体育盛事”让道了,更荒唐的事情他们也干得出来。

在建经适房为“体育盛事”让道折射出权力的张狂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无力。官员的面子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相比,究竟孰轻孰重?这本是个不需要讨论的常识。但无数强制拆迁的事例都表明,某些官员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是可以不顾常识和民生的。想拆迁就拆迁、为所欲为,官员手中权力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该如何给公权力套上笼头?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现在一些轰轰烈烈的所谓“盛事”,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并非荣耀更非实惠,而是无尽的惊扰甚至伤害。再大的“盛事”、再成功的“形象工程”,都有散场的那一天,而老百姓的生活却总须继续。为了一次运动会就毁掉老百姓对家的渴望,这恐怕不仅仅是某个地方民生的无奈,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四,经适房14连号,今天你“纳闷儿”没有?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二期经济适用房摇号,有14户资格证编号相连。该市房管局副局长周富强介绍说,受“武汉6连号”事件影响,为确保公平,该局派专人前去武汉购买来摇号软件。经相关部门认定,此软件合格。老河口市公证处主任叶军说,此次摇号现场公平,但出现14个连号的现象,他也“纳闷儿”。经华中科技大学概率统计系副主任王湘君计算,此次14连号的概率约为百分之一。(2009年7月31日《京华时报》)

“6连号”之后,又出来个“14连号”。事实再次雄辩地证明,在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合乎情理——摇号软件是专人从省城买回来的,经相关部门认定“此软件合格”;并且公证处证实,“此次摇号现场公平”。于是乎,在这样的“合格”和“公平”之下,百分之一的概率神奇地出现了。我们再次见证了奇迹。

总有一些奇迹令我们目瞪口呆。面对“14连号”的奇妙结果,就连公证处主任都连呼“纳闷儿”。像他这样的权威人士都“纳闷儿”,我们这些雾里看花的局外人还能说什么呢,恐怕也只好跟着同“纳”。

“纳闷儿”,真是一个绝妙好词,异常准确地描摹了某些特定环境下人们的心态。以前在遇到那些怪事儿的时候,我每次都会产生一种差不多的心情,可具体是什么心情,却是说不清、道不明。一语点醒梦中人,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莫名心情原来就是“纳闷儿”!这下好了,今后再遇到周老虎、周久耕、周森峰、高考加分、杭州飙车、受贿上亿不死之类的奇闻异事的时候,我终于可以大声喊出我的真实感受了:咦,我好“纳闷儿”呀!

有达人说过:不管再稀奇的事情,只要你一想到这是发生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可是,有很多事情,比如□□□□□(向贾平凹学习,此处作者删去若干字),即使是发生在中国,也不对劲儿啊,也让人想不通啊。因此,我们经常会有机会“纳”上那么一“闷儿”。我甚至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想:“纳闷儿”这个词儿完全具备流行的潜质,说不定哪天就会风行于世呢。到那时候,中国人再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不是问“你吃了没有”或者“你房奴了没有”,而是该问“今天你纳闷儿没有”啦。

五,廉租户跪谢市领导“感人”吗

“没有政府,我们不可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2009年6月30日,西三旗限价房项目交用,廉租户李先生激动地向发钥匙的市领导下跪感谢。作为北京首个限价房项目,4000多户居民将在近期陆续搬入新居。(《新京报》2009年7月1日报道)

拿到廉租房的钥匙,北京的廉租户用“跪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场面“很感人”,但说老实话,对于这则新闻,笔者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感人”之处,倒是生出了几分凄楚和担忧。

居者有其屋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可现如今,有多少家庭和群众受到了住房问题的煎熬,住房与教育、医疗并列,已经成为压在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当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只要还有人住不上房子,就不能说我们的社会完全实现了和谐,更不能说政府就完全尽到了责任。出现今天廉租户跪谢市领导的“感人场面”,说明当前有不少群众还生活得非常困难,还有很多的民生问题等待解决。

廉租户实在没有必要用“跪谢”这么隆重的方式来感谢领导。作为一个公民,有权利要求政府部门为自己服务,也应当理直气壮地享受这些服务。受了那么多年的无房之苦才住上简陋的廉租房,就这,群众还是感动得不得了,要用下跪这样中国人最隆重的礼节来表达感激之情。群众是朴实的,笔者也相信他的感激之情是发自内心的。可群众如此隆重的感激方式,谁能承受得起?这样的举动,看似表扬,实则批评啊。

政府只不过是做了一点本职工作,群众只不过是享受了自己本该享受的权利,却引发了跪谢的“感人一幕”。这样的场面是“感人”还是引人感慨?面对下跪的群众,如果我是领导,我会感到无地自容。“要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好工作”,是不是先从不让群众下跪做起?

六,“戴金表买经适房”应“感谢国家”

去年,细心的网友“sunix”发现,上海本地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一位申请经济适用房的张伯的手表大有文章。这块手表表盘呈金色,表带为银色,表盘周围标注着罗马数字。根据这位网友查证,这块手表为欧米茄牌,市场价值32000元。但由于网友贴出的图片分辨率较低,手表原图并不清晰,是否为山寨货难判定。(2010年8月13日《广州日报》

上海老人戴32000金表一次付款买经适房,这个消息让不少人很“冲动”,感到“不可思议”。唉,要不咋说现在“不明真相”的人太多呢,别说张伯戴的金表是否山寨货尚未判定,即使他戴的当真是价值数万元的高档金表,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不很正常嘛。

现如今,一些地方的经适房本来就是为“富人”预备的。媒体上不止一次报道过有人开着宝马奔驰买经适房的新闻。豪车都开得起,戴块金表有啥大不了的呢。浙江温州市经适房被低价卖给官员、北京市经适房被倒卖、郑州市经适房用地建别墅、山西忻州限价房成公务员小区、海口数千套限价房专供干部价格比周边低数倍、农业部被曝分800套限价房……随后媒体上又曝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下属专利局团购限价房”的丑闻。这么多经适房原来都被这些人买走了呀,怪不得“经适房里无穷人”呢。

那些真正的穷人,实际上是买不起经适房的。关于经适房,有人总结出了一句话:买得起的人没资格,有资格的人买不起。对前半句我一笑置之,因为太多的例子都证明没资格的人其实也是能够买到经适房的。对后半句我非常赞同,现在经适房价格虽然比商品房低,但还是大大超出了很多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安徽安庆市的一些经济适用房出现了无人问津的情况,有市民感慨说:“就是不吃饭也买不起这样的经适房!”武汉市地段较好的经适房项目“青润家园”有30多名摇中者却放弃购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经调查,弃购者多是因为无力支付房款。经适房穷人买不起,老空着多浪费呀,可不就需要开宝马奔驰戴金表的富人慷慨解囊来无私奉献了呗。

“戴金表买经适房”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应理直气壮地予以宣传,让全世界都震撼于中国人的富裕——连享受国家保障性住房的“穷人”都戴上金表了,其他人该富成啥样了呀。啥也不说了,感谢国家吧!

七,公务员有住房就不腐败了吗?

2008年11月3日的《信息时报》报道了一则消息:广东公务员住房货币补贴有望提至月工资18%。省政协委员唐永汉表示,如果处理不好公务员住房问题,少数掌权的公务员很有可能铤而走险,以权谋私,从而孳生腐败问题。

公务员住房货币补贴提至月工资18%?提吧,赶紧提。一般而言,公务员在很多方面都是走在别人前边的,比如说涨工资。大家就不要质疑什么“普通市民怎么办”、“农民工怎么办”之类的傻问题了,谁会搭理你呢?

公务员是公仆,为人民服务很辛苦,享受优先级的待遇无可厚非。但是拜托,你愿意涨的钱尽管涨好了,就别搞些个冠冕堂皇的“科学理论”来忽悠了。啥叫“如果处理不好公务员住房问题,少数掌权的公务员很有可能铤而走险,以权谋私,从而孳生腐败问题”呢?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反倒越糊涂了。

给公务员解决住房问题竟然上升到了“反腐败”的高度,这个逻辑,跟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高薪养廉”如出一辙。“官员腐败是因为收入太低”本来就是混账逻辑,至于“公务员没有住房容易孳生腐败”,则更是匪夷所思。那些好官清官没住过好房子,不也照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吗?某些官员,住好房、住大房,有的还拥有若干套房子,可不也贪得无厌、腐化堕落了吗?

遏制公务员以权谋私,一靠制度监管,二靠思想教育,跟其有没有住房、住什么房子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只要让公务员住上好房子,他们就真能不腐败,老百姓宁愿节衣缩食,也要给每个公务员都盖个豪宅。

公务员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甘于奉献的工作,既然选择了当公务员,就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现实中,我国公务员的整体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是明显高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最起码,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和完备的福利,比众多农民工、下岗工人强了不知多少倍。即便这样,某些人还不满足,不断鼓噪着为公务员争取各种“权益”,还不惜频频拿“腐败问题”来要挟——我就不明白了,我们的某些公务员,到底是人民“公仆”呢,还是人民的“老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98ec20102dua1.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