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2日星期六

(1664)[转帖]鲁山老泉:是走自由幸福之路还是走“通往奴役之路”

一、爲什麽要放棄公有制

這個話題我已經說過多次,再說已嫌啰嗦。昨天一網友把我引到一位叫做“夕陽紅”的老者家裏,意思是要我批他一下。我浏覽了老先生幾篇文章,感覺他确實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每篇文章都有引用馬克思著作原話,“理論水平”很高。可惜就是不看實際,典型的“文革八股”。還标榜“老有所學,老有所爲”呢!老有所學沒見他與時俱進、改變僵化,老有所爲倒是真的,每篇文章都不忘拉曆史的倒車:還是公有制好啊,改革開放糟得很!

公有制,最大的缺點就是産權模糊,人人所有,人人沒有,一切财富資源都收歸權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洪水來了,地裏有一堆麥子,如果是自己的,你肯定發動全家人給搶回來,如果是集體的,這個集體13億人,你就會說,管他幹嘛,13億人的,攤我家多少?那麽你就不主動了,盡管搶不回來自己也餓着。

你不主動但是有人主動,這個人就是權力。一堆麥子13億人分,到了誰口裏都沒有多少。但是掌權者自己弄回家可不是個小數目。所以公有制總是大家挨餓,少部分人享福。知道上世紀中期吃食堂嗎?許多老爺們兒餓死了,婦女不再來月經,但是幹部們照樣生孩子。你來河南信陽打聽打聽,凡是出生年份是1959年的,他的爹爹不是幹部就是事務長,概莫能外。那時候都集體着,糧食多的時候群衆還能喝一口湯水,糧食緊張了幹部們就不再讓群衆吃了,留作自己偷吃,他們偷偷弄回家,老婆孩子都能享受。所以那三年餓死的都是群衆。

大家一定知道滴水洞,你千裏迢迢趕往韶山瞻仰“紅太陽升起的地方”的時候不會落下這個“景點”,那是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動工興建的。一邊餓死人一邊建别墅,這就是公有制的“優越性”。可是對外卻說他老人家那幾年不吃肉。

大集體剝奪大多數人的權利,隻讓少數人享受特權,所以最推崇“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都是幹部人家,而廣大人民群衆除了消極怠工、搞破壞、偷偷摸摸,沒有一點辦法。在一個少數人高高在上,大部分人消極怠工甚至搞破壞的體制下,生産能發達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能提高嗎?黨的八大明确提出,(那時候)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衆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生産力之間的矛盾。請問在那樣的體制下能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嗎?

最要命的,是公有制把一部分人變成了狼,把大部分人變成了羊,就是哈耶克說的“通往奴役之路”。

公有制下,整個國家歸于一人,然後層層分解,金字塔頂上那個人權力最大,誰想站在他的下一級,誰就得絕對服從和逢迎。以此類推,就是塔的底部,你想活命就得仰臉向上,不把自己變成奴隸你休想分到一杯羹。這樣的制度下,塔頂上那個人如果賢德,下面的人就享福;如果塔頂上的人是流氓無賴,下面的人就遭殃。退一步說,就假如塔頂上的人賢德,但是金字塔各層級上的人不會都賢德,所以公有制絕對是一個不算好的制度。凡上年紀的人不會忘記,我們當年塔頂上那個是一個天馬行空的人物,全國人民跟着他那是怎樣的一個折騰!

就說知識分子吧,那是一群先進分子,世界觀、價值觀應該比一般的文盲更進步更正确。但是“解放”後反胡風反丁玲,1957年又一次性把60萬敢于批評的熱心知識分子整倒。你看以後出了再大荒的唐事,還有敢于“捋逆鱗”的嗎?有是有,比如張志新,但大絕大多數都閉了嘴。權力在他們手裏,你順從我就給你一口飯吃,你拂逆我立刻把你的飯碗摔了,甚至讓你肉體消失,看你還敢再說三道四指手畫腳。你看現在,各大報紙各大期刊,全都跟中央“保持一緻”,鮮有“唱反調”的。沒有人會拿自己的飯碗或者生命開玩笑啊。

“保持一緻”,所有的過錯和所有的罪惡都輕而易舉地給掩蓋過去,而真理和正義的聲音、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永遠突不破鐵壁的堅殼,老百姓永遠在謊言裏過活。

如今政治改革處于瓶頸,大家可以想象,誰是最大的阻力?肯定是權力。權力是不會主動放棄它巨大的利益的。目前我們的國企還壟斷着許多資源,土地還是國有的,有權就有一切。如果改革徹底了,公有壟斷不再存在,公權力可以輪換,掌權者就失去了一切特權;跟我老泉一樣每個月隻領幾個死工資。對于他們來說那多沒勁。幾個小醜天天罵改革,主張恢複社會主義公有制,我看你的腦袋是被驢踢了吧?公有制對你有什麽好?難道公有了你就是金字塔尖尖上的人?如今一切社會問題都出在權力過于集中和生産資料公有上。隻有繼續改革和徹底改革,既改經濟又改政治,才是唯一的出路。


二、不實現人的權利,私有制也不會讓人幸福

上午《爲什麽要放棄公有制》寫了一半,老泉家那位“站在金字塔頂上”的說周末吃餃子,老泉隻好走下電腦鑽進廚房。家裏就我們兩個,我負責做飯和寫博客,她白天壘長城晚上跳舞。這兒不公平那兒不公平,家裏就有不公平,看來不公平是“普遍存在”的呀,咱就睜隻眼閉隻眼,忍氣吞聲吧。

上午一位網友留言說,任你怎麽說,改革開放三十年我算看透了!

網友同志,你看透什麽了?你看透“腐敗都是改革的錯”是吧?我說你沒看透。公有制那會兒,一年到頭兒不到年三十都吃不上一頓餃子,現在不怕麻煩的話可以當做家常便飯!至少老泉家是這樣。可是過去呢,有時候過年也不一定能吃上餃子。60年代吧,記得有一年除夕,家裏割不起肉,哥哥不知從哪兒弄回來兩節豬腿骨,母親就讓他擱在石盤上砸,一點點砸碎,然後拌點面團成丸子。那年的除夕晚上全家就吃“骨頭丸子”。那位網友,你看見了嗎?正敲打鍵盤的老泉現在兩眼已噙滿淚水……說實在的,現在貪污橫行,但是不改革,他們去哪兒貪污呀?大集體的時候他們雖然有特權,可是整個社會都窮,他們“特”也“特”不到哪兒去。這就是你們說那時候的幹部“清廉”的原因。如今肥水雖然讓他們喝了,但是剩下的,不也把我們養得肥肥胖胖嗎?

公有制的弊端上午說了,下午說私有制。

這個私有制呀,肯定存在剝削,剝削的結果就是兩極分化,窮的窮富的富。可是這也是客觀需要呀。沒有兩極分化,資本不集中在少數人手裏,怎麽進行社會化生産?現在的大公司,跨國公司,一個億萬富翁憑一己之力都辦不起來,他還需要上市集資呢,搞股份制呢。因爲公司越大,資金越雄厚,效益就越好,才更具競争力。再說了,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你可能要大家都“平均”嗎?如果有能力的人和沒有能力的人收入一樣多,那才真的不合理。如果老泉比袁隆平還富有,天底下就沒有公理了。

私有制還一個最大的益處就是人人都爲自己負責任。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嘛。既然是自己的了,你還需要貪污嗎?你還不爲自己的資産動腦子想辦法雞生蛋蛋生雞嗎?

舉例來說吧。我們息縣有一個化肥廠,曾經很紅火一陣子,可是現在垮掉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公有”。因爲公有,廠長不會使出吃奶的勁兒費心勞神;因爲公有,廠幹部有機會就往自己家裏拿;因爲公有,廠長名正言順地吃喝招待和送禮——現在送禮連基本群衆都已經“理解”了。這麽多渠道往外流,再好的效益也要流幹。後來沒辦法就搞承包,承包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承包人在承包期拼命生産,大搞設備折舊,等承包期滿了,整個廠子等于報廢。

我們反過來想想,如果化肥廠是自家的呢?是股份制呢?結果肯定不同。這樣的道理還需要反反複複地講嗎?

誠如上面所言,搞現代化經濟一般需要規模,我們過去是公有制,一下私有了,好像分得更零碎了,這與規模化、集約化似乎背道而馳。其實克服這個矛盾人家發達國家早就找到了辦法——公司制和股份制,事實上我們也已經這樣搞了。不論國有或私營,你看哪個大企業沒有上市?你如果持有股票你就是股東,大小也算個老闆。如今經濟都高度社會化了,公司都是巨無霸,就連比爾蓋茨,他也是微軟的一個小角角。

那麽,我們的國企規模大,是不是正符合生産的社會化呢?表面上是這樣。但是我已經說了,我們是公有,公有的東西你說它是“大鳄”比較準确。它确實是自由經濟的攪屎棍。因爲它壟斷呀?馬克思分析的“壟斷特征”、“壟斷本性”它都具備(恕我不能在這篇短文裏一一闡述)。

這麽說來經濟私有好是好,就是富人富可敵國,窮者無立錐之地,太不公平了。

我已經說了,絕對公平是不存在的,“均富”更是不可能。但是一轉念一想,要那麽多錢幹嘛?夠吃還不行嗎?常言說房有百間隻需一床,田有千頃八尺足矣。如果富人過分了,工會是幹什麽的?政府是幹什麽的?工會跟資本家鬥争啊,調節勞資矛盾,提高工人待遇呀。再不行,政府出面征稅,拿來公用或者照顧窮人。

再說了,既然私有制效率高,那麽資本家的收益就會提高;資本家發了,難道不考慮爲他創造财富的工人?“水漲船高”是一般的道理。過去公有制可是“人人有份,個個股東”,但是大家磨洋工,還不是一起窮!

說着說着就扯到了政治。溫家寶總理說,政治不改,經濟改革的成果也會消失掉。這話一點不假。不說公有制,其實私有制也是一匹野馬,政治力量才是這匹野馬的籠頭。我們必須改革政治,建立能攏住這匹野馬的政府。

任何一個國家,總是富人占少數窮人占多數。富人當家向富人窮人當家向窮人。那麽,如果建立每人一票的政府,窮人是不是就能治住富人?因爲人數多嘛。所以要保證窮人不被富人欺負,那就去建每人一票的政府。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589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