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

(1639)[转帖]雨飘泥香:这不是民的国

2011年10月9日我去电影院看了《辛亥革命》。

这一天大陆举行了辛亥革命纪念大会,出席会议的还有一个死去活来的人,让人惊觉穿越。

我很庆幸这一年我在香港,于是起码能在youtube上看到“中华民国精彩一百”的系列宣传片。做得挺好看的。

上个星期林怀民来了中大演讲,利希慎音乐厅人满为患。

第一次看到林怀民这个名字是在许知远的文章里。他说“成立于一九七三年的云门舞集,是过去三十五年台湾变迁的缩影,也是历史重要推动力量的之一。谁也料想不到,现代舞蹈——二十世纪中国最薄弱的艺术表现形式——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情绪。”

当时看完那篇文,我想说的是“幸好还有台湾”。

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想说“幸好还有台湾”。

幸好还有台湾,中华的文物才没有全部被摔碎,文字才没有全部被异化,才会有蕴含中华文化的云门舞集而不是歌颂式的集体舞,才会还记得“民族民权民生”而不是用推土机压平草民的屋檐。

林怀民演讲的时候说,最近上映的辛亥革命,可以去看看;黄花岗72烈士,他们是什么人呢?他们都是海边戏水的年轻人,20多岁,跟你们一样。

电影拍得有点矫情,然后我还是边看边哭。

革命是为了天下的孩子,天下的家庭。为了幸福,为了尊严,那些年轻人已然赴死。

而今天的大陆,幸福和尊严,在哪里呢?

没权没势的自不用再说,就算是有钱人,就真的有尊严吗?

当稍有地位的中产们不得不去境外抢购安全的奶粉以至于遭人白眼,我想,电影中孙文在海外募捐时所说的那段话依然适用:“华侨在海外受人歧视,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积弱的政府”。今日香港人歧视新移民,又何尝不是这个原因呢?

曾有街坊说,当她申请公屋时投诉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得到的回答是:给你房子住就不错了,你回大陆去谁理你——一方面,一个文明的政府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但是换个角度说,在自己的国度都无法受到尊重的国民,又怎能怪责别人不尊重。

而这也不仅仅是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才会受到的遭遇。当听到别人嘲笑大陆货质量不好,火车不安全,食品没保障,你到底是要说别人歧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毕竟是现实?

先人为之牺牲的梦想,今天仍未在大陆广阔的土地上实现。于是我宁愿认同中华民国才代表着“中国”,才代表着100年前的年轻人为之牺牲的故国。她在联合国没有席位,但是国民可以免签飞往全世界180多个国家;那里的政坛有时闹笑话,但是起码已经有了选总统的初步民主;那里的面积不大,但是国民有着迁徙、言论的自由。

大陆的既得利益者可以嘲笑台湾,可以嘲笑香港,可以嘲笑美国,那些的很多人跟大陆有钱人相比土得要死,没见过世面,买不起奢侈品,住不起豪华酒店,连当官的都没有坐过头等舱。既得利益者看不到普遍的权利,看不到社会的和谐。

人民没有权利,国土再大,也不过是皇帝一个人的跑马场;人民有权利,国土再小,全世界也都是他们的后花园。

这不是民的国。


我乐观地想,总不会再差过一百年前了吧。纵使民众仍未被唤醒,但受过教育的总多过一百年前;纵使有GFW,信息的流通总不会比一百年前更慢;纵使有文字狱,起码随便被杀掉的可能小了很多;纵使国库充实有能力金钱外交,但国际社会的良知总高过一百年前。而且,还有香港,还有台湾,这是华人社会的民主影响。还有无数的草根组织在铁幕内生根发芽。我想,无论如何,未来总是有希望的。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557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