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国热衷于在全球推行自由和民主,乐此不疲。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说:“在伊 拉克实行的民主将会成功……人们看到每个国家都能获得自由。在中东的心脏地带建立一个 自由的新伊拉克,将成为全球民主革命中重要的转折点”。作为这个星球上最文明和先进的 国家,他们相信民主将会给人类带来福祉。而对外扩张民主,也是美国加强其国家安全的一 种途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提出对可能危及美国及其人民的恐怖分子采取先发制 人打击的同时,也表示美国“将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动一场意识形态之战,以赢得这场战争” 。
然而,中国大陆权贵却也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在民众中不断煽动仇美情绪,利用舆论独霸 的优势,对正义力量进行丑化和歪曲。而对有助于其腐败、专制和特权无限扩张的人和事,则 颠倒黑白地曲意奉承。多年前对伊拉克的萨达姆如此,今年对利比亚的卡扎菲也是如此。一 个明显的事实是,为了维护萨达姆政权,权贵阶级居然编造出美军消灭萨达姆是为石油、为 霸占伊拉克的主权等谎言,这些谎言随着中国大陆自身成为伊拉克石油最大获益者以及美军 撤离伊拉克而还权还政于伊拉克人民而不攻自破后,又说伊拉克人全都憎恨美国人。
这种谎言,至今在中国大陆还有着较大的市场。但伊拉克人全都憎恨美国人吗?其实也有负 责任的官媒突破禁忌,带给大陆民众以真相。比如《南方都市报》特约时事观察员陈思带着 这个疑问,就曾前往伊拉克,实地采访,竟然了解到:伊拉克人的真实想法,与大陆众多官 媒宣传的南辕北辙。
为什么伊拉克人在电视镜头前大骂美国人?针对这一问题,一位伊拉克人回答说:萨达姆当 政时,不准我们用手机,不准我们接触互联网,更不准收看外国频道。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然 而面对采访镜头,还是不得不说,我们讨厌美国人,因为我们的名字和形象都在镜头上,恐 怖份子随时可能报复和杀害我们。我们心里清楚,骂美国人,美国人是不会计较的。——这,就 是伊拉克人“憎恨”美国人的真相!和中国大陆一样,很多人总是恶狠狠痛骂美国,同时还 要喜滋滋地赞美中国大陆,一旦有机会却都喜滋滋地移民美国,全让不顾“母亲”的感受。不 过,伊拉克人在镜头前大骂美国是害怕恐怖分子,而中国大陆人怕什么?!
陈思发现,在伊拉克,市场上卖得最火的商品,就是卫星接收器(碟形天线外加解码器)。盗 版猖獗,最受欢迎的,是美国好莱坞大片许多伊拉克商人,都在伊拉克各地忙于开厂开店,连 包括中国福建人在内的外国商人,也都积极进入伊拉克市场。商人们的回答几乎一致:绝大 多数伊拉克人都已迎接新生活了。那些制造混乱的武装分子大多是从阿富汗、叙利亚、约旦、埃 及等国家跑来的原教旨主义激进份子,他们得不到伊拉克人的支持,不可能坚持太久。
战争中,很多伊拉克人被打死,伊拉克人如何看待?一位毕业于巴格达大学、名叫阿里的青 年道:虽说开战以来,伊拉克平民被联军打死打伤的也不少,但萨达姆当政时每天都有很多 伊拉克人被萨达姆直接下令杀死;联军围剿武装分子时,如果误伤平民,都在电视新闻中予 以报导;然而萨达姆当政时,多少人不明不白地就死了!武装分子不断劫持外国人质,并动 辄将他们斩首,对伊拉克人有何影响?一位娶了台湾妻子、名叫海达的伊拉克人对陈思说:这 些坏事,都是那些外国激进穆斯林分子干的,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反美。为首的叫扎卡维,他 长期在阿富汗活动,是本•拉登的追随者。他们在伊拉克为所欲为,实际危害了伊拉克人民。伊 拉克人民是善良、宽厚、渴望和平的。海达还向陈思分析了他个人理解的“美国战略”:许 多反美激进份子分散在世界各地,于是,美国人就开辟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并放开所有 边境关卡,让所有的人自由出入,结果全世界的反美武装、恐怖份子都被吸引到伊拉克来了,美 国人就可以将他们一举歼灭。陈思最后问:以前,我以为伊拉克人都憎恨美国人,但我来了 一个星期,发现多数伊拉克人都认同美国,这是为什么?海达说:这是很自然的事。萨达姆 当政时,伊拉克人都受到严格限制,虽然也有不喜欢萨达姆的,然而,大多数人被萨达姆的 宣传蒙蔽了,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有的自由和权利。后来,美军来了,萨达姆政权被打垮了,借 助开放的报纸、电脑网路和卫星电视等,人们意识到过去所受的蒙蔽,恍然大悟,才知道自 己过去被骗得那么苦!
陈思还见证了萨达姆覆灭后的伊拉克的新议会,见证了赤手空拳般的政治争吵、巴格达的选 票重新计算、暴力的潮涨潮消以及权力掮客之间的密室操纵。简而言之,伊拉克人正在致力 于缝合一个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民选政府不一定十全十美,但绝非萨达姆的和谐统一:专 制、残暴、谎言欺骗和恐怖愚民。民主的讨价还价,也是尖锐的,筹码也很高。考虑到其固 有的复杂性,美国的策略是促成一个最优的结果,但不是指手画脚或者为其开出处方。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政府组成的最后阶段将需要灵活性和不断的即兴创造,就像是爵士乐而 不是照本宣科的歌剧。美国无法预测或者强行得到最终结果,也不能选择赢家。但美国能够 确保伊拉克领导人留在巴格达,让他们的言论修辞变得温和,日夜不停地工作来发掘每一个 可能的结果。这意味着设定广泛的目标——例如政府不应令任何群体边缘化——并继续与所 有党派打交道。最好的结果是一个基础广泛的政府,把伊拉克人团结到一起。美国扮演一个 重要的媒介角色,但它却保持非常低调。有伊拉克格言说,你不能因为蛋糕闻起来香就把它 从炉子上拿开。伊拉克政府组建也是如此。虚幻希望后面跟随着威胁、边缘政策和更多的争 吵不休。但这个蛋糕最终仍将烘烤好。美国的做法就是勤勤恳恳地看守着炉子。
自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以后,伊拉克国家机构完全瘫痪,陷入权力真空。无政府状态让伊拉克 危机四伏。据美国负责伊拉克重建事务办公室前负责人加纳中将说,在萨达姆政权倒台后短 短几天内,前政府21个部委中17个被抢劫一空,巴格达60个警察局绝大部分也被抢个 精光。但美军进入的同时,伊拉克政治秩序重建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年4月10日,美 国国防部建立“伊拉克重建及人道主义救援办公室”,退役将军杰伊·加纳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负责伊拉克的重建;5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保罗·布雷默为总统特使,取代杰伊·加纳成为美国驻伊最高行政长官,领导伊拉克进行战后重建,以及组建过渡政府。保罗·布雷默任命了一个由25名成员组成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暂时管理伊拉克国家事 务。“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制订并签署了《伊拉克国 过渡时期管理法》,又称《伊拉克过渡宪法》。该宪法为伊拉克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 分立”的战后政治框架,并明确了伊拉克政治重建的时间表。同年9月1日,“伊拉克临时 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伊拉克过渡政府”25名部长名单。隔日,“过渡政府”成员在巴 格达宣誓就职。这一时期“过渡政府”的部长须接受“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向 其负责。“过渡政府”结束了伊拉克的无政府状态,成为伊拉克民主制转型的起点。
2004年6月1日,联合国、美、伊三方协商推选产生以阿拉维为总理的伊拉克“临时政 府”。6月28日,“伊拉克重建和人道救援办公室”和“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向伊拉 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后,宣布解散。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大选。4月6 日,库尔德族的军事领袖、跟萨达姆对抗了几十年的贾拉尔·塔拉巴尼被伊拉克议会选为“过渡政府”总统。这标志着伊拉克权力真空正式结束,开始向 首届正式政府过渡。2006年5月20日,经过议会批准的伊拉克首届战后政府宣誓就职,贾 瓦德·马利基出任总理,伊拉克基本完成了政治重建。伊拉克国家权力经历了“伊拉克重建和人道 救援办公室”、“临时政府”、“正式政府”一系列的平稳交接。伊拉克顺利完成民主制转 型。
当然,旧权威崩溃,新秩序尚未建立,暂时的混乱不可避免。萨达姆的追随者及其复兴党余 孽不断地对联军发动袭击。境外伊斯兰激进分子不断浸入和骚扰。一些犯罪分子还使用唾手 可得的各种武器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枪击事件昼夜不断,他们非法倒卖武器、哄抢银 行、洗劫商店、盗抢汽车、绑架人质、拐卖妇女,无恶不作。
那么,美国是如何勤勤恳恳地看守着烘制民主蛋糕这一炉子的呢?
一,清除复兴社会党。5月10日,保罗·布雷默签署第一号命令《伊拉克社会的非复兴社会党化》,要求“解散复兴社会党,清除其 组织结构,并把其领导人从拥有权力和责任的职位上清除掉”,同时还要求他任命的“伊拉 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搜集复兴党的组织结构及其成员的信息。
二,解散前政府。5月23日,保罗·布雷默签署第二号命令《解散政府机构》,要求解散伊拉克所有涉及安全、国防、信息和情 报的机构及附属组织,包括“伊拉克38.5万人正规军和共和国卫队、28.5万人警察 和国内安全部队、50万人总统特别卫队”。
三,武器管制。5月23日,保罗·布雷默签署武器控制令,规定除联军临时占领当局监督下的伊拉克警察、安全和军事人员外,任 何人不得“拥有、携带、藏匿、买卖、赠与或者交换重型武器”。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的扩散,保罗·布雷默下令暂时控制边界,限制人员流动。
四,组建新军队。从8月起,联军临时占领当局开始建立一支新的伊拉克军队,用以防御“伊 拉克境内的土地、水源,或毗邻的领空”及用于防御目的的建筑物。9月,联军临时占领当 局着手建立一支能够与联军合作的伊拉克民防部队,以有效对付“复兴社会党残余势力及恐 怖分子图谋削弱伊拉克安全而发动的持续不断的袭击和破坏行为”。
五,增加驻军和加强执法力度。美国国防部不断向巴格达派驻步兵和宪兵,使其驻军达到2.5 万名。美军不但在加油站、市场等公共场所加强警戒、维持秩序,而且逐步把人员和车辆部 署到普通居民区。为了收缴非法武器,美军增加巡逻次数,沿路设置关卡检查车辆和行人的 相关证件,并频繁对各种民间市场进行突击搜查。作为一种震慑手段,美军警告将开枪制止 任何偷盗和抢劫行为。
六,招回刑事警察。为了克服人手不足、语言不通、情况不熟等现实问题,美军又把部分伊 拉克刑事警察召集起来,组成联合巡逻队,共同打击不法和犯罪活动,搜捕在逃刑事犯。这 些措施既降低了美军同伊拉克人发生误会和冲突的风险,又提高了维持治安的效率。
此外,美国加速恢复各政府机关的运转,动员公务员返回工作岗位并为他们提前支付工资。这 一措施缓解了战后伊拉克民众失业的严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巴格达市民生活状况的 持续恶化,缓解了民众不满和躁动情绪,消除了一些滋生事端的不稳定因素。在应对安全危 机过程中,美军与伊拉克人建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信任。BBC在200 9年2月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伊拉克人对未来有更多的憧憬。
伊拉克人口约2880万(2005年),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6%(什叶派约占61%,逊 尼派约占15%),库尔德人约占17.5%,主要为逊尼派穆斯林。他们分别聚居在伊拉 克三大区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萨达姆时期,人数占劣势的逊尼派长期掌权,对人口占多 数的什叶派宗教学校、出版物严加控制,并对其宗教人士进行打压。什叶派希望把伊拉克建 成“伊朗式”的政教合一国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遭到萨达姆政权的严厉镇压。萨 达姆倒台后,逊尼派失势,原有的宗教平衡被打破,一些什叶派激进分子也趁机报复逊尼派。尤 其在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什叶派和逊尼派发生了惨烈的内斗,平民大量 伤亡。2006年2月22日,伊拉克什叶派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发生炸弹爆炸,举世闻名的金色穹顶招致“灭顶之灾”。金顶惨案发生后,伊拉 克境内近168座逊尼派清真寺在不到24小时内连遭攻击,上百名无辜者相继丧生,70 万人逃亡。两个教派之间的仇恨似乎不共戴天。
教派矛盾增加了政治重建的难度。2006年5月,首届伊拉克政府宣誓就职,伊拉克基本 完成了政治重建。但因逊尼派抵制选举,逊尼派未能参与伊拉克政府核心。但2007年7 月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原来互相厮杀的什叶派和逊尼派达成和解,联合反恐,和平很快来到 伊拉克,并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大陆的民主启蒙学者、教育家信力建在其博客中一言 以蔽之:这归功于民主选举制度。
首先,是民主制度提供了无需流血,就能和平解决争端的理性方式。起初,什叶派和逊尼派 都对选举持怀疑态度,人数较少的逊尼派更怀有一种“数量劣势下的恐惧心理”。随着伊拉 克民主的发展,两派都清醒地意识到,抵制选举,就是将自己排除在政治棋局之外的自我边 缘化。为了鼓励两派参加选举,伊拉克还修改了宪法,加强各省自治,给予各省更多的经济 自主权,将国家预算的一大部分,按人口数量,分发到各省,由省长自行支配使用。此举显 然获得了成功。其次,是民主选举还使得基地组织与逊尼派武装决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反恐专家尼克·阿拉莫斯说,早在2006年1月,逊尼派武装组织就已经与“基地”组织决裂了。逊尼派 反美武装原本欢迎国外的“基地”成员到伊拉克参与反美活动,但逊尼派改变立场,支持逊 尼派民众参加2005年12月份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而“基地”对此持坚决反对的立场。这 一分歧导致双方正式决裂。
而最令中国人有借鉴意义的还是:是民主制度化解了了伊拉克国家分裂和内战的危险。伊拉 克境内约有35个部族联盟,南部多为阿拉伯什叶派穆斯林,西部是原来处于统治地位的阿 拉伯逊尼派,北部是自治的库尔德人,还有基督徒、土库曼亚述族人和亚美尼亚人等,它们 构成了复杂的伊拉克国家图景。库尔德人一直有着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1991年以后,库 尔德人取得了事实上的自治地位,但一直担心自己在阿拉伯人为主的伊拉克沦为“二等公民” 。伊拉克战争后,库尔德人不仅要求保留库尔德人的地方武装,也没有放弃建立独立的库尔 德斯坦的要求。2004年,伊拉克库尔德人社会团体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就 库尔德独立举行全民公决请愿书说,“库尔德斯坦是被迫并入伊拉克的,完全没有尊重库尔 德人的愿望;在过去的80年里,库尔德人遭受了伊拉克政权的压迫、奴役和屠杀”。库尔 德公投运动协调人阿尔迪·拉西迪甚至说:“独立是库尔德人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既保持伊拉克的独立,又最大 限度的满足库尔德人的要求?联邦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这正是“过渡宪法”确立的政治框 架。联邦制既尊重民族群体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愿望,又承认这些群体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同 时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把这些族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瑞士、加拿大等国的历史经验来 看,联邦制在包容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方面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这些国家不仅以和平、民 主的方式平息了由于民族认同问题上的矛盾而引发的冲突,而且在较高程度上保护了其经济 的繁荣和公民的个人自由。另外,联邦制可以使地方或地区性权力中心根据自身需要而不是 中央政府的指令来筹集和使用资金,以发展地方或地区的各项事业。可以说,在多民族的国 家实行联邦制既尊重了个人权利和自由,也淡化和抚慰了民族主义分离倾向。伊拉克可以通 过建立联邦制来实现稳定的政治前景,因为联邦制通常是保护国家统一的有效办法,它能发 挥政治缓冲作用,防止控制国家中央政府的多数集团滥用职权侵犯少数群体。
当然,伊拉克民主的发展有赖于经济重建的成功,伊拉克经济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军 占领伊拉克的2003年,伊拉克经济就开始高速发展。2004年伊拉克GDP同比增长 60.2%,到2004年底,伊拉克的薪资和退休金约为萨达姆时期的310倍。200 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伊拉克的经济仍然持续好转,逃到国外的伊拉克人大批返乡,汽车市 场购销两旺,房地产业十分红火。巴格达等大城市的房价几乎每天都在上涨,2008年伊 拉克的石油收入增加了55%。布鲁金斯研究机构的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1月,伊拉 克有130万固定电话用户和1950万手机用户;在战前,只有83万固定电话用户,没 有手机用户。目前伊拉克有160万的互联网用户,战前只有4600个用户。
美国在伊拉克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发展和培育民主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被 看作是民主制度的经济基础。至此,伊拉克已经拥有了现代文明的两大基础设施——市场经 济和民主制度,意味着伊拉克成功实现与现代文明接轨,走上了文明复兴之路。
至此,美国为伊拉克带来了制度性的民强国富。
但美国为伊拉克带来了制度性得民强国富背后,却是付出的巨大牺牲:4419名美军士兵 阵亡,3.2万名美军士兵受伤,7630亿美元用于军费,537亿美元用于重建伊拉克。当 自由民主之光降临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在2010年8月31日之前全部撤离伊拉克。美 军做了他们该做的事,就离去了,并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对人类该是何等的感动啊!对照 某些中国大陆人的狗肚鸡肠:美国要长期侵占伊拉克的领土、掠夺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荼毒 伊拉克的人民,……。他们,居然还敢自吹自擂“伟大光荣正确”!
历史地理知识告诉人们: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缓缓的流淌,两河之间的部 分被称作“美索不达米亚”,这里就是《圣经》中描述的伊甸园。在这块光辉璀璨的土地上,诞 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使用着人类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书 写了人类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此时,苏美尔人已经普遍使用牛拉犁进行耕 作,公元前1400年时,牛拉犁才传入中国。遗憾的是,到了自由民主的时代,伊拉克的 天空笼罩着萨达姆独裁统治的阴云,让光辉灿烂的古老的文明蒙尘。2003年4月,是以 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推翻了萨达姆领导的复兴党独裁政权,伊拉克才走上国家重建之路。布 什曾以日本的重建为例,说明伊拉克的民主化也将获得成功。
而这一切,也正在激励着同样号称文明古国的中国大陆:在屁民们为一张选票而渴望60余 年且不得的今天,还有什么资格自夸“崛起”?!照“绝不”的做法,中国大陆迟早会自动 开除出球籍的,且用不上天天煽动民众仇视美国。而美国更不惧被仇视,她的制度很具有自 信。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572 293.html
然而,中国大陆权贵却也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在民众中不断煽动仇美情绪,利用舆论独霸
这种谎言,至今在中国大陆还有着较大的市场。但伊拉克人全都憎恨美国人吗?其实也有负
为什么伊拉克人在电视镜头前大骂美国人?针对这一问题,一位伊拉克人回答说:萨达姆当
陈思发现,在伊拉克,市场上卖得最火的商品,就是卫星接收器(碟形天线外加解码器)。盗
战争中,很多伊拉克人被打死,伊拉克人如何看待?一位毕业于巴格达大学、名叫阿里的青
陈思还见证了萨达姆覆灭后的伊拉克的新议会,见证了赤手空拳般的政治争吵、巴格达的选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政府组成的最后阶段将需要灵活性和不断的即兴创造,就像是爵士乐而
自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以后,伊拉克国家机构完全瘫痪,陷入权力真空。无政府状态让伊拉克
2004年6月1日,联合国、美、伊三方协商推选产生以阿拉维为总理的伊拉克“临时政
当然,旧权威崩溃,新秩序尚未建立,暂时的混乱不可避免。萨达姆的追随者及其复兴党余
那么,美国是如何勤勤恳恳地看守着烘制民主蛋糕这一炉子的呢?
一,清除复兴社会党。5月10日,保罗·布雷默签署第一号命令《伊拉克社会的非复兴社会党化》,要求“解散复兴社会党,清除其
二,解散前政府。5月23日,保罗·布雷默签署第二号命令《解散政府机构》,要求解散伊拉克所有涉及安全、国防、信息和情
三,武器管制。5月23日,保罗·布雷默签署武器控制令,规定除联军临时占领当局监督下的伊拉克警察、安全和军事人员外,任
四,组建新军队。从8月起,联军临时占领当局开始建立一支新的伊拉克军队,用以防御“伊
五,增加驻军和加强执法力度。美国国防部不断向巴格达派驻步兵和宪兵,使其驻军达到2.5
六,招回刑事警察。为了克服人手不足、语言不通、情况不熟等现实问题,美军又把部分伊
此外,美国加速恢复各政府机关的运转,动员公务员返回工作岗位并为他们提前支付工资。这
伊拉克人口约2880万(2005年),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6%(什叶派约占61%,逊
教派矛盾增加了政治重建的难度。2006年5月,首届伊拉克政府宣誓就职,伊拉克基本
首先,是民主制度提供了无需流血,就能和平解决争端的理性方式。起初,什叶派和逊尼派
而最令中国人有借鉴意义的还是:是民主制度化解了了伊拉克国家分裂和内战的危险。伊拉
当然,伊拉克民主的发展有赖于经济重建的成功,伊拉克经济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军
美国在伊拉克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能够发展和培育民主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被
至此,美国为伊拉克带来了制度性的民强国富。
但美国为伊拉克带来了制度性得民强国富背后,却是付出的巨大牺牲:4419名美军士兵
历史地理知识告诉人们: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缓缓的流淌,两河之间的部
而这一切,也正在激励着同样号称文明古国的中国大陆:在屁民们为一张选票而渴望60余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357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