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

(1542)[转帖]杨钰莹:民主与自由——国家最强大的国防

一个大国,一个小国。大国军队有100万,小国人口50万。大国首脑对小国首脑说:“你们的国家太小了,靠什么来抵御外敌入侵?!”小国领导人说:“靠民主的制度和自由的人民。”大国领导人不明白,问:“你们只有50万人口,如果我们入侵,你将怎么办?!”小国首脑说:“只要人民是自由,我们就拥有一只全民皆兵的国防。”大国首脑说:“你们国家就是全民皆兵,也不过50万人口。如果我们派遣100万军队,你们怎么办?!”小国首脑说:“很简单,我们就一人开两枪。”

军事实力的大小,人口是一个因素,但是人口多少不是军事实力的决定因素。在一个大国,如果制度不能调动全民参战的积极性,那么,大国也可能为小国战败。小国疆域狭小,人民幸福,大国不敢轻视,而大国政治腐败,人民水深火热,毫无幸福可言,那么,国家疆域虽大,也同样跟没有国防一样。相反,只要人民是自由的,那么,即便小国人民也可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小国之所以不弱,原因在于统治者真正把国民当人看,真正爱护人民。大国虽大,但是因为统治阶级压迫绝大多数人民,导致人民贰心。在芬兰实施福利计划之初,有人担心政府没有钱来支付这一庞大的福利计划,问当时力主该计划的曼内海姆议员钱从那里来,曼内海姆议员回答说将军队从10万降低到1万,节约了军费自然就有钱了。有人担心军队少了,苏联会乘机打进来怎么办?曼内海姆议员回答:“苏联人来了,我们大家和他拼命就是了,总不能让他们伤害到人民。但如果现在不实行福利制度,那我们与苏联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国家等于是还没有建立,又谈何保卫呢”。

自由是最廉价的国防。只有具有自由传统的国家,才具有凝聚人民的力量。对于一些中小国家而言,即使国内政治再清明,仍有可能有遭到外族、外敌蹂躏的历史,但侵略者在它们的国家是很难讨到便宜的。民主协商出来的全民皆兵的气势,绝不是独裁同志所能达到的高度。全国的空前团结,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力的不足。

芬兰国家独立后,国家关怀每一个公民,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他们,真正尽到国家的责任。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保障下,芬兰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平等,芬兰被称为“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一般劳动者的共和国”以及“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等美誉。人民的自由和政府清廉,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国防资源。1939年,苏联入侵芬兰,芬兰军队以寡敌众,结果不仅制止了苏联的侵略,还大量杀伤了敌人。

民主与自由是一个强大的国防。人民不自由,不幸福,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国防。在一个阶级压迫的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国家的国防原则就是恐怖。恐怖在,国防在。恐怖失去,国防力量相互抵消,形不成合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民主与自由的缘故。

同芬兰抗苏一个时代的中国,总兵力和人口是日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可战争一交手,三日失东北,七日丢热河,抗战全面爆发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中国东部大半沦陷。

自由,也只有自由,才是民众团结的唯一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民的自由是最伟大的力量。一个没有自由的国家,被统治阶级也就缺少了对国家负责的理由。人民不自由的国家可以强大,但是,这种强大是外强中干,不会长远。靠限制人民自由起来的前苏联,是多么的强大。这种靠牺牲人民自由换取的强大,只能是暂时的。人民一旦觉悟,强大的苏联不攻自垮。独裁下的强大是不稳定的,很难经得住时间的风吹雨打的。靠武力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国防全线崩溃,失去原有的霸主地位,沦成为二流的国家。

林肯说:“自由和团结永远是一体而不可分割的!”林肯就是靠自由之神的庇护,凝聚了人民的力量,才是它完成了美国的统一大业。美国的强大,来自美国人民的自由。今日美国的强大看起来是武器的先进,而实质则是自由制度的强大,自由人民的强大。

国小人少的以色列,先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和无数次的边境冲突。从立国那天起,就处于敌国四面的包围之下。以色列之所以历次剿灭的战争中依然挺立不倒,美国的支持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以色列的民主与自由的制度。民主制度保障了以色列的民主与自由,同时也刺激了以色列人民捍卫民主与自由的决心。以色列兵力却从不足3万发展为60万,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的现代化军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由制度下保障下的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兵役的通常情况下,男子高达85%—90%,女子高达50%以上,其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所有这一切,跟保护公民的自由民主制度分不开的。为了加强政府总理的权威和政府的稳定性,1992年以色列曾修改基本法,规定总理由全民直选。



民主自由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公民民主决定事情,也必须是公民自己必须履行的事情。民主自由和国防建设并不矛盾。正是因为是民主与自由的制度,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发挥出来,人民生活富裕,国家才出得起更多的军费。民主自由与国防建设不仅不排斥,而且,相互促进。国防建设只有植根于人民的民主自由之中,才能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瑞士是一个小国,不仅免遭两次世界大战劫难,并且保持着500多年中立的世界记录。瑞士之所以能够如此,是百万自由的瑞士人民捍卫国家尊严的结果。瑞士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拥有世界上参军比例最高、人均军费最高的强大国防。瑞士国防强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士实行一套以“全民公决”和“人民倡议”为形式的民主自由制度。近年来,瑞士国内要求取消军队的呼声很高,他们认为:取消了军队,可以将节省下来的物质财富更好地运用到瑞士和世界上人民民用利益活动中去。对于是否保留军队,瑞士举行了全民公决,78.1%的选民不仅投了不赞成票。这说明在瑞士大多数人眼里,民主自由和国防强大是一致的。保留一只强大的军队,是捍卫瑞士和平、独立以及人民自由的需要。

只有自由的制度,才能有强大的国防。武力是强权的基础,武力手段只能导致自由人民的反抗。任何希望靠阻挡和限制人民自由的做法,必将遭到自由人民的反抗和抵制。自由的制度,自由的人民,是最伟大、最牢固的国防力量。只有建立在人民自由基础之上的国防,才是最强大、最牢固的国防。自由是最强大的国防。

萨达姆独裁政府被推翻了,巴格达市用欢笑和鲜花欢迎美英联军。这些人中,有天真无邪的儿童,有年逾花甲的老者,有血气方钢的青年和妇女。人们如此表现,难道萨达姆不懂得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吗?事实上,萨达姆跟所有独裁政府一样,太懂得爱国主义教育了。在伊拉克,“爱国主义”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从入学哪天起,人们就在“萨达姆万岁”“我爱萨达姆”教育中长大的。尽管舆论不断宣传“没有复兴党,就没有伊拉克”“没有萨达姆,就没有人民今天的幸福”。可是,独裁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却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出的却是‘跳蚤’”。

爱国是有条件的。爱国,首先必须爱人。国家是保护公民设立的,必须是以维护每一个公民利益,而不仅仅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在一个特权的国家,被剥夺了自由权力的人,没有义务却爱少数人独裁的国家。在萨达姆家族及党徒残酷的压迫下,人民没有起码的自由和尊严,政权已经变成了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工具。对个人而言,爱国是一个人的自由。对于被奴役的阶级,别看他们平时,也跟着高喊保家卫国。原因是压迫在身,恐怖在心。一旦这种高压威胁不存在,人们就会报复奴役他们的人。

爱国和爱政权、爱某一个人、一个集团是两码事,不爱政权和出卖国家也完全是两个概念。古希腊和古罗马,最早抵御外来侵略主要是享有公民权的贵族和自由人。奴隶和外乡人,既然不享受公民的权利,自然也不承担保卫“祖国”的义务。对奴隶而言,他们的权力完全被奴隶主剥夺,他们恨透了奴隶主。一旦外敌入侵,他们恨不得借此机会逃跑或报复奴隶主。古罗马的平民,他们享有一定的公民权,拥有少量的财产,他们一般也会享有保家卫国的义务。由于贵族们常常欺负他们,霸占他们的财产,所以,当外敌入侵时,很多平民们走到了城外的高坡上,等着敌人教训这些特权者。

对专制国家来说,政府并不能代表国家和人民。一定意义上讲,反对专制政权,不是出卖国家,而且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深爱着祖国,所以,他们才冒着生命危险,反对所有糟蹋这个国家的人或群体。对于奴隶和平民来说,他们难道不怕背上叛国者的罪名或者良心上受到谴责吗?!事实恰恰相反,奴隶没有公民权利,当然也就没有国家,也就没有爱国的义务。在奴隶眼里:所谓的国家,不过是奴隶主的天堂;所谓的法律,也不过是保护奴隶主的特权。国家对奴隶而言,意味着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戮和处置他们的生命和财产。所以,只有愚昧无知的奴隶,才会糊涂地把奴隶主的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



事实上,“背叛”并非不意味着人民不爱国,而是他们还没有找到保卫他们自己的祖国。人们所爱的祖国应该是全民的国家,而不是少数人强加给他们的国家。十八世纪,北美大陆13个英国殖民者地决定脱离“祖国”,他们遭到了来自大英帝国的唾骂,骂他们是卖国贼,是叛国者,并扬言要处死他们。可他们却并不那么认为,他们骄傲地说:“去你们那个所谓国家吧。在你们那个所谓的国家里,我们得到的是锁链与奴役……谁想奴役我们,我们就跟他们战斗到底。”在中国古代,大批奴隶为了自由“适彼乐土”,连封建制度的卫道大师孔子编撰《诗经》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国家应该是全民的国家,即便国家一时不能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但也不能就因此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马克思说:“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毛泽东说过:“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而且破坏劳动纪律的往往首先是那些老爷们。”矛盾先生说:“必定要到所谓‘国难’时期,‘国家’才和‘人民’发生关系。——当然,在平时,也并不是没有‘关系’,但这关系只是‘受治’,只是‘交纳租税’,实际上,‘国家’并不是叫做‘人民’的,而是一部分人的。”

只相信政治家的“爱国主义”宣传或狂热的“爱国主义”,这是民族不幸的根源。让人与人之间根本对立的“爱国主义”,最能鼓惑一个民族复仇的怒火。政论家威廉.葛德文说:“爱祖国之所以经常证明是一种骗人的原则,因为它直接意图是使人类中的一部分的利益同另一部分的利益对立起来,并且根据偶然的关系而不是根据理性来制造出一种偏爱。”

国家是个人组成的国家,国家的真正价值不在自身,而在于组成它的人。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认为:国家存在的价值,从长远看,就是为了实现组成国家社会个体的价值。爱因斯坦说:“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国家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才能的人。”真正值得爱的国家不是空泛地高喊保卫人民的国家,而是实实在在地保护个体充分发展和自由国家。当一个国家真正地尊重公民个体的发展和自由的时候,人们才会从真心地起来捍卫自己的祖国。

事实上对个人价值的保护和尊重,代表国家的政府总是消极的,甚至在不断地抵消个人的价值。这种与保护个人价值背道而驰的国家,有时就是个人的敌人。所以,不论张姓天下,还是李姓政府,爱国的前提必须是国家保卫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如果一个政权,无限期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那么,国难当头之时,你就别指望人民与你同甘共苦。如果你平时不给人民自由,不把人民当人看,那么,大敌当前,人民也不会把你当领袖。正是中国人被虐太久的缘故,所以每到朝代末期, 人民总是箪食壶浆,大开城门欢迎解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