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转帖]李吉诃德:赏析孔庆东的发飙
孔家人在中国有过风光,也有过霉运,但明显地,他们日渐衰微了。一个“五四”把孔仲尼打回原形,颇费了一些力气;“文革”时拉出来再打也需有毛泽东才行。时至今日,尽管孔家众孙、孔渣孔滓大办“学院”,大行祭祀,却依旧无法恢复曾经的显耀。孔老二彻底成了一个扶不起也不愿扶的老东西,正与中国现实的道德状况吻合。 何以扶不起也不愿扶呢?骗人太久太深的缘故。 老二如此,较老二更二的73孙也无需赘言,随便一个小记都能搞定,使他由教授瞬间转型为“叫兽”,由“北大醉侠”破格为“北大醉犬”,一路狂吠就扑了过来。 不知起于何时,孔庆东以及同类悄然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以为骂街越多或者被骂越多便是自己化成了鲁迅的征兆。这次的“去滚操”,孔庆东就辩解说“鲁迅不也骂人?”,“鲁迅不也被骂?”。他们一直这样自娱自慰着,活脱一些高职的阿Q——“至于骂一句爹娘,扬长而去,还自以为胜利,那简直就是阿Q式的战法了。” 孔庆东之类与鲁迅确有相似之处,正仿佛苍蝇与苍鹰的比照,字音相似,而且都飞,但又如何呢?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孔庆东由斯文扫地转为斯文败类正是他本性的写真。虽是污言秽语,满嘴泼脏,却也由此被人关注。大家以看戏的心态欣赏他的滑稽嘴脸与表演的粗陋,欣赏他无耻无畏无赖的样子——一个典型的“三无”人物。 在孔庆东,辱骂与恐吓从来都是战斗,且是唯一的战斗。除去嘴脏,就是臆想,什么“他们都怕我怕得要死,恨我恨得要命”,或者就是威胁,什么“砍头枪毙”啊,“诛灭九族”啊,什么“我会让他们尝到苦头的”,“我不会让你好好活着的”……,诸如此类,说得仿佛衍圣公还阳。其结果呢?“去滚操”的升级版而已。 孔庆东图一时口快,逞一时之强,在意一下,却也不必过敏,以至于上升到什么“公民素质”、“社会教养”之类。是不是还要提拔到新近发现的“北京精神”的高度呢?还不至于吧。 自然也不可掉以轻心,孔庆东虽一向如此,偏目前最不正常。“醉犬”不同常犬,也不同于疯犬。“醉犬”是狗中的另类,仿佛孔庆东是北大教授的另类一样,总带着他的两面性——可以表皮凶恶,内心却很怯怂;亦可表皮谦卑,内心歹毒险恶。“醉犬”委实难成一条好狗,比如忠犬、义犬、斗犬、导盲犬之类。他们的现在是柴狗,他们的未来也不出丧家狗与癞皮狗之外。 “醉犬”的不好招惹不在“犬”,而在“醉”,你并不知道他何时发作,因何发作,甚或连“醉犬”自己也不知道。特质决定了当他向你媚笑时会突然下口,对你狂吠时反会摇尾示好,但依然随机下口,于是便有了一个“招毛逗狗,后果自负”的问题。比如这次的小记被孔庆东一通“排笔骂”,只好忍气吞声,或躲到一隅反省,或藏在旮旯偷乐——我一直怀疑这次他是存心要“醉犬”现形。 理论上讲,“醉犬”的个性超乎常犬,而危险甚于疯犬,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并以鉴赏的眼光看他表演。孔庆东自“出道”以来便是一个致力于装扮大丑的小丑儿,仅此一点,他就是个不错的丑角儿。 我一再强调:我从不以貌取人,唯独孔庆东例外。因为他的相貌之歪曲斜裂,实在已不是简单的遗传与碳水物的堆积,而是他全部思想与性情的外化,是他自己意愿长成的样子。你若评价他的内瓤便不得不指出他的外观,仿佛你评价什么东西“看人低”便不得不指出他的狗眼一样。 中国时下的大学教授很有一些人样狗心者,所谓“衣冠禽兽”;也有一些狗样狗心,倒也“表里如一”,本色出演。北大不怪全国第一,世界第N,除了“剽嫖”二客,更出村夫陋汉。所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绝非包容异见,包容真知的意思,而是宠容孔庆东这类“泼夫”。想在希腊,彼“犬”彼“儒”可合成“犬儒”,学以传世;而在中国,此“犬”此“儒”却只能造就“北大醉犬”,承着73祖的一点毫光,以骂人母亲为乐为荣。 孔家的破败在于孔人,原本一心向圣,奴心可鉴,却也难得宠信。这固然有圣上犯昏走眼、不识才人的缘故,也有孔孙“醉犬”两面的缘故。 孔孙的犬性之一在于颂圣,不论是“毛太祖”还是“金圣主”。毛泽东将孔家祖宗鄙为孙子,孔家孙子便将毛泽东视为爷爷。金正日划朝鲜为家产,将国民做家什,孔孙便奉他为伟大人物,恨不能五体投地的样子。金正日日前被传驾崩,未知真假,不知孔庆东的失态是否与此心情有关?暴君之死虽并不容易,却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当今以及今后的世界依旧“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尽管常跪,但以孔庆东的性情抱负,一旦握权断不会落在萨达姆卡扎菲金正日之下。比如做成“越南省书记”必会一地越南头颅,株连他“省”也未可知。只可惜他祖上没有这根“蒿子”,以孔丘的DNA也只配有侍君之志,甘做一个颂圣、辅圣者而已,何况73代? 既然孔庆东如此向往朝鲜,膜拜金帝,我想他在中国一定委屈,这次之后怕是更要委屈,成为“全民公犬”也说不定。我倒有条明路:不如就此加入朝籍,辅佐金主,以谋天下。莫学张召忠将军只能坐而论道,理论支持,直将偶像一个个支死为止。孔孙当知行一统,以此“犬日”的组合无敌天下。 孔孙的犬性之二在于“圆活”,也是孙子的根性所在。 既然孔庆东认定了“文革是正义人民的起义”,自然也就认可了对他祖宗的鞭尸。如此境界,该算是“背叛反动家庭”了吧?这在当时会得到甜头,即便今天也会令人刮目。但为什么又要飘飘然给自己扣上“73孙”的帽子呢?倘若这顶帽子是别人强加或者最新的挖掘,你还可以辩说“出身不能选择,革命可以选择”,可这顶帽子偏是孔庆东自戴,且有《我的家谱》描图添彩。就是一脚站在“人民”一边,落得踏实;另一脚站在“圣裔”一边,适时揩油。一边欺爷灭祖,一边延香扇火;一边授业装表,一边撒泼耍混,“不亦乐乎”。 孔家出了这样一个孙子也是好事,就将原本的那点“圣气”稀释成了尾气,也叫大家看看DNA其实并不靠谱,传得久了也就完了,由“思无邪”去到“去滚操”。 有网友称要向中纪委、教育部举报,什么“孔庆东违法和涉嫌犯罪十大证据” 等等。我鄙视这种文革做法。如此一来岂不混成了孔庆东“同一战壕的战友”?照我看来孔庆东毫无“违法”,只是“醉犬”、孙子而已。 三人行,固然会有先生,但更要有爷。若三个孙子走路就很伤感,比如一个孔孙,一个司马孙,一个竟还是假司马孙,可不就只有“去滚操”以及“他娘的”了? 与爷学,不与孙学,也算世间的一点道理:和爷学或许就能成爷,学孙子你只配做成孙子。http://lijihede1794.blogchina.com/1219546.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