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炒的最热的事儿就是日本地震的事儿,而靠着日本地震出大名的公司只有一家——东京电力。
东京电力是福岛众多的核电站的主人。
这是好事儿,治下有这么多核电站,随便拉出去一个都能压死那些小发电站,这种情况,美国人管他叫托拉斯,搁中国那叫垄断。
然而,正所谓盛极必衰,地震了,海啸了,于是,核电站爆炸了。
东电大掌柜叫清水正孝,是从普通职员起家的,这类人在日本有个专有名字,叫“职业经理人”,意思是专门做企业经理的人。
清水正孝有个最大的特点,节约。
小到办公用品,大到核电站维护,一切从简。这本来是好事,可惜他运气不够好,碰到了“史无前例”的地震。
安全是不能用节约浪费来衡量的。
于是,他杯具了。
看着东电这样一座庞然大物的轰然倒下,也许很多人都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慨。实际上,东电是有着辉煌的历史的,我们来聊聊东电的过去。
没有人会想到,东京电力的最初成立,与我们众所周知的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能扯上关系。
120多年前的明治十五年,日本刚刚走上近代工业革命的快车道,当时,钢铁、纺织、通信等主要产业都是政府运作的。一个叫藤冈市助的青年作为国家的使节远赴美国。并在那里拜访了已经颇具名气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表示将全身心地投入于电气事业的创立。面对这个有着远大志向的青年,爱迪生回答说:“一个国家,无论电力如何丰富,如果电器总是采用进口的,就必将会走向灭亡。应该首先从电器的制造开始着手,建设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 藤冈市助听了爱迪生的话,深有感触,他接受了爱迪生的这个建议。回国后,他积极地向经济界乃至全国推进灯泡的国产化和使用化。在他的提议下,“东京电灯”开始营业。藤冈市助是东京电灯的总工程师。东京电灯会社的成立是依赖于当时东京存储银行的社长、日本大企业家矢岛作郎,大仓喜八郎等9人共同成立的。注册资金为20万日元。
从此日本进入了电气时代。1890年4月,藤冈市助创立了“白炽社”,开始着手制造真正的灯泡。起初每天只能生产几个。经过日夜反复的研究,不但质量得到了提高,生产规模也在6年后扩大到了每天280个~290个。
东京电灯最初有5个发电所。明治28年在浅草成立火力发电所。浅草发电所也成为了变电所。浅草火力发电所使用的发电机的其中之一是由石川岛造船厂制造的。在关东大地震中电力设备受到了损害,直流电无法使用。
在日本,先开始交流送电的是大阪电灯。大阪电灯的总工程师岩垂邦彦,后来是日本电气的创始人。
1894年,东京电灯公司从德国进口了AEG公司的供应50Hz电力的交流发电机;第二年,关西的大阪电灯公司就从美国的GE公司进口了60Hz的交流发电机。
为什么不买同一频率的发电机呢?这其实也有明治天皇的原因。东京从前本来叫江户,明治天皇当年从京都出发去江户时政府还专门发了文告说东边是几千年都“王化不到”的地方,天皇只是去“巡幸”,京都才是“千年帝城”,天皇陛下看得最重了,怎么会扔下关西人不管呢?可是结果呢?天皇到江户的当天就把江户的名称给改成了“东京”,结结实实地把关西人给涮了一把。关东关西人矛盾重重,东京电灯用50Hz,大阪电灯就偏要用60Hz,这样就种下了“一国两制”式电网的历史性祸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曾经考虑过统一电力频率,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可是,当时主要目标是重建国土,加上资金严重缺乏,于是只好搁下。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根据盟军司令部的重组命令,于1951年将关东配电公司与日本发电输电公司重组,创建了东京电力。也是从战后开始,东京电力形成了对于首都圈“1都7县”(东京都、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琦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山梨县)以及静冈县的富士河以东地区的电力垄断地位并延续至今。战后重组的东京电力公司继承了东京电灯的供电范围,关西电力则承接了大阪电灯的衣钵,于是100多年前留下的历史负遗产也原封不动地继续困惑着日本。 如今割断日本国家电网的这条看不见的频率分界线主要沿着丝魚川的静冈地质构造线而走,线东是50Hz势力范围,线西则是60Hz供电区域。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日本不仅出现了国家电网的“一国两制”式隔离现象,即使在同一个县里,也存在着这种古怪现象。比如,静冈县东部的伊豆属东京电力供电区,频率为50Hz;而静冈县的中西部地区则是中部电力的60Hz电网范围。甚至在一部分市里,都能看到这种难以理解的分隔现象,静冈县的富士市和富士宮市就以横穿市区的河流富士川为界,同一个市里存在着50Hz供电区和60Hz供电区。
明治38年,东京电灯在千住成立火力发电所;后来山梨县的驹桥建立大容量的水力发电所;明治40年开始运作。
到了明治后期,各地都纷纷成立电灯会社。除了最先创立的是东京电灯,在关东地区有,品川,横滨,箱根,日光等电力公司。电气铁路会社在明治末期设立了很多。发电不光用在铁路,其余的电能供给其他的电力公司或是民间。
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抬头,日本经济也从市场经济转向国家计划经济。在此背景下,日本议会通过“国家电力统管法案”。1939年,东京电灯在政府要求下,被半官方企业日本发电输电股份公司管理。这一次的被迫国有化,违背了“东京电灯”创始人藤冈市助、矢岛作郎等人的“电力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 东京电力从1951年成立至今仅仅60年的时间里,已建设了190多座电厂。20世纪70年代,东京电力公司开始打造多元清洁的装机结构。目前,东京电力公司电力装机以天然气、核电为主,占总装机比例超过70%
现在的东京电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核电商。在核能占全国电力供应份额超过1/3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核电厂供应了全国一半的核能发电量。也就是说,单独一个东京电力,就承担了全日本近1/6的电力供应份额。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核电巨头,却多次发生了篡改核电站安全数据的事件。
2002年,因为篡改和伪造核电厂安全记录,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总裁、两位顾问和副社长宣布辞职。当时的调查显示,1987年至1995年间,东京电力公司篡改伪造安全检查记录29份,隐瞒机器零部件开裂情况,约100名公司员工参与了篡改事件。
2007年3月,东京电力公司总经理向公众承认,该公司曾隐瞒了1978年发生过严重的核反应堆事故。20年前的事故直到现在才承认,东电竟然仅仅表示:“当时没有汇报的责任。”
如此一家垄断企业,除了与关西电力分割国家电网,造成民众生活不便外,面对核电安全问题竟然如此敷衍了事。难怪今年3月的福岛核电站出事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从前的安全隐患一股脑地暴露在公众面前,恐怕这次东电已经很难善了,触目惊心的核泄漏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00dd55106e7600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