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星期一

(951)[转帖]韦三皮:范曾的烟斗

听说范曾告人了。或许他老先生以为这又可以让自己大出一把风头,而全国人民也理当站在他老人家身后为他摇旗呐喊助威。不想故事却不是这么展开的。在真实的故事里,这位自封的“大师”的支持者甚寡,是以他不仅没能挽回颜面,反而惹了一身骚。

  这件事的分歧点我们拆开来有这么三点:一,郭庆祥的评论到底算不算“名誉侵害”。二,范曾的“流水作画”到底算不算“有辱艺术”。三,范曾到底算不算“大师”。

  对于第一点,我是没有发言权的,这个要看艺术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意见。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范曾诉郭庆祥侵害名誉权案一审判决研讨会”上,专家们已经给出了专业意见,证明郭庆祥的评论不算侵权。然而北京市昌平区法院不公开宣判却为:郭庆祥败诉,须向范曾书面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七万元。不过大家也知道,中国特色的法院么,都那什么。我们只能感慨范曾的确是“上面有人”。再从个人角度说两句,这位郭庆祥先生也委实没什么才气,他的“艺术评论”严格来说也算不上艺术评论,技术含量太低,只不过揭露了一个事实,讲了两句俏皮话而已,就被人告上了法庭,以此也看出范老爷子的脸皮有几两重。

  对于第二点,范老先生的代理人称“流水作画”乃其作画风格,就明显是在扯皮了。明明就是要挣钱嘛,又不敢明说,扯什么风格呀。您老先生若是直接承认缺钱花了,我倒还会有点欣赏您的诚实。所以说这不仅是一个艺术风格的事儿,更是一个事关人格的事儿。沈括小人一个,《梦溪笔谈》作的确实不错。范老先生这画够不够《梦溪笔谈》的分量,还得另说。所以这事儿总结起来就是“有辱艺术”还不太确定,但“有辱人格”的大印却是明明白白地印了上去。

  第三点我又没有发言权了,如何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大师”呢,恐怕仅靠自己说说不行吧。我总觉得有这么两个条件才能是大师。一,有人说你是大师。二,说你是大师的人里有大师。您自己说自己是大师,这不是循环论证么。

  范曾到底是不是大师先不说,仅从个人角度来讲我是很不喜欢这个人。此人不幸正是我校的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所以我也有幸去听了他一场讲座(票还不好搞哦亲)。场面很是宏大,什么文学院副院长、副校长啊的统统到场,而且副校长还做了一个开场白,那叫一个会捧啊亲。但正文开始之后,我们的范老爷子那叫一个语无伦次呦,讲的内容那叫一个空洞无物呦,白白浪费了我两个小时啊亲们。这些都还不是最令我生气的,最令我生气的是老爷子烟斗从不离手,讲两句话吸一口烟,吸烟的姿势那叫一个装逼啊亲!您不装逼能死么,能死么!!!

  以上有些话不够尊敬老人,但我真是希望范曾先生您能从电视晚会中走出来,多多在作品上下点功夫。不仅为了咱学校的脸,也为了那些花大价钱买您的画的人。您这样像我国政府印钞一样画画,可不要画成毛主席头像了。到头来只为这世界贡献了一句歇后语:范曾的烟斗——摆设!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29a0bec6b5c3057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