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本来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但一到了中国的左派那里,就成了令人蛋疼的事情。
看了司马平邦的山寨版《出师表》——《南海分兵两用,一劳永逸百年》——以及孔庆东的视频谈话,凭他们强烈的主战决心仿佛即刻就要购置军备,整装出发一般。中国的左派一向如此,我要是问“鞋做好了吗?”,他们马上就会嘴上给我一脚说“走你!”。
看了司马平邦的博客,有两点感受不得不说:
一、我从来不以为他的文字很烂,虽然它们的确很烂,但在很烂之上还要硬装出一点风格,这就比烂又多了一点漫——他实在是很天真烂漫的。
每个人都有写作的权力,即每个人都有写得很烂的权力。错字错句也是这种权力的一部分,所以司马平邦的文字不必挑剔。但表达的内容则有不同,你不能因为有了写作的权力就脑子胀肚,心智反胃,这样不仅满嘴气话,而且气味还会冲到别人,这就有些不够道德了。
二、其实我是来看评论的。司马平邦的博客最令人感兴趣的不是正文,而是随后的评论,简直高人云集。看到趣处,不免就会大受启发,这一篇便是,我只好掠美。
孔庆东作为北大中文的教授,司马平邦的“左兄”,文字的功夫要好许多。但他真正的功夫还不在文字,而在气质,就是“斜”与“邪”。能把气质写在脸上,挂在嘴上,他算一个典型。
关于南海以及越菲,左派中多是“速战论”且“速胜论”者。不说“灭此朝食”,至少也不想留给什么“74代”。当年,邓小平在确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时也承认了智慧不足,难以全美。他说后人的智慧一定胜过前人,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或许他没有想到,“天才”降得如此之快,司马平邦已经把邓小平的主张定为“糊涂”、“蹩脚”,并且“到了该被抛弃的时候”了。他们究竟有什么高招呢?就是一个字:打。
打也不妨,但总要“出师有名”吧?司马平邦说是“保卫国土”,孔庆东说“越南本来就是我们的省,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收复越南”,而且他“愿意做越南省书记”,他的“很多朋友都自告奋勇去担任越南省各个县的领导”。换在任何一个正常人,你一定会当它幽默、调侃,但在中国的左派,却是实实在在的真话。这也是我这些年看出来的,左派们向来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比如你说他们不是男人,他们真就会当场脱了裤子给你证明,可不是玩儿的。若叫孔庆东出任越南省书记,他一定会欣然前往,三把火的第一把就是将“河内”改成“和尚”,第二把就是将“和尚”与平壤结成兄弟城市,第三把就是在巴亭广场给自己塑像立碑,写上“73代”以及“特首”,并向世人展示着某种不甚均衡的审美感。
在孔庆东不甚均衡的眼里,“收复越南”轻而易举,不必全国动员,只叫“广州广西”两地“承包”一下也就够了,说得仿佛某项豆腐渣工程一样。作为博客中国的“准军事专家”,司马平邦的策划倒是比较隆重——他要调动陆军攻打越南,调动飞机军舰攻打菲律宾。“比如,向中越边境集结数十万军队,向国民开放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史,做好长期以陆上打击压迫越南的准备,若有可能,以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控制其北部地区——打过去就不要再撤回来,并求改变其政权,扶植亲华人士。”
司马平邦与孔庆东的一个共识就是1979年中越战争之后中国不该撤兵,司马平邦称为“致命的错误”,孔庆东则遗憾“做得不彻底”。
鼓噪与蛊惑,任性与骄横,说大话使小力,只认“必要”,不顾理法,正是这类左派秀才们的常态。
对越作战是“自卫反击”,而不撤军则是吞并一个主权国家,两件事有本质的区别——没有区别的只是与萨达姆。萨达姆当初也如孔庆东的腔调,认定了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个省,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孔庆东司马平邦等不会是“历史的文盲”,他们只是“历史的流氓”而已。
时代早已不同,你占领任何一个国家,哪怕蕞尔小国也是在对全世界宣战。而“改变其政权,扶植亲华人士”之类蠢招,不过是早年日本人培植汉奸傀儡的伎俩。你有心扶植“越奸”,就要想想汉奸的结局——这是左派左脑里所缺乏的东西,因为他们大多的脑子都用在指骂别人“汉奸”上了。
其实决定现实政策的往往不是当下的人,而是历史。历史反复证明,越南绝非一个可以轻易战胜的国家。小不是弱的别名,小只是流氓眼里的弱而已。你占领了越南,且不论国际社会如何,单就一个越南也会令你陷入泥潭,就像历史上所有的占领者一样。“越南省书记”并不好做,搞不好就会由73一下做到84,这是难以预料的事。
司马平邦另辟蹊径,为了宣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他提议将“南中国海”的称谓改成“中国南海”,以为这样一弄就可以“一劳永逸”另加“百年”了。
这还是个令人蛋疼的观点。仿佛左派们常喜欢这样的文字游戏,就像他们常喜欢排比对仗一样。是名字的事情么?那就不要改成“中国南海”,直接改成“中南海”好了。照此,日本海就归日本,印度洋就归印度,太平洋就归保险公司。
蛋疼的原因不在蛋,全在扯。
中国的左派似乎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唾骂反对声越多,便越能证明他们的正确,越是有了胜利感与成就感。司马平邦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一个团队——或者团伙。单以角色划分,司马平邦更像是一位“大将军”,长于赤“嘴”上阵、空中谈兵;而司马南则像“政委”,长于理论建设、思想动员;“大元帅”一职自然要在孔庆东与毛新宇二位中遴选。两人既是左派,又是嫡孙,算是天然的根基。
毛新宇贵为长孙,却毕竟稚气,难当大任。在中国,即便是做孙子也要做到73代才够韵味,所以我比较看好孔庆东,他的丰富的“文革经历”与“战斗经验”正可以带领“二司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衷望他们组成“前敌委员会”或者“战时三人领导小组”,率领“乌有之乡”的一干将士一路向南,拿下越菲,“一劳永逸”并且“百年”。
我知道左派们大多喜欢用童心思考问题,这也正是他们视战争为儿戏的缘故。若非网友揭秘,我真不知道司马平邦还有向黄海里倒灌石油,以“火烧赤壁”来阻止美国航母的创意。尽管没有考证,但我相信这是他的主意,因为太与他的风格吻合了。司马平邦们的战争大体如此:就是抡圆了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跟着怒骂:“叫你‘乍刺咆哮’,服不服?!服不服?!”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服了。在此斗胆声明:我始终认为南海以及诸岛属于中国,我的反对左派与此无关。恳请“司马大将军”、“司马政委”及“孔大元帅”不要封我“汉奸”,兴兵讨伐。还是先以南征为重,越南人民欢迎你。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6261157925.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