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星期二

(1944)[转帖]王小平:平壤!平壤!

盼望着,盼望着,第二代金太阳终于死了,无疑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因为我们已经为这个消息等候得太久了——尤其是经历过今年七月份本港台摆出的那个新闻性质类似,结果却不了了之的大乌龙之后,失望,失落的中国人民,需要一点利好来振奋人心——哪怕这不过是时间之流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自然呈现,而且还是善终。旧的太阳沉入永恒的黑暗,寒冷之中,而新的太阳正在同一个地方冉冉升起。

对朝鲜日后局势的推测,已经成了坊间的热门话题。但我注意到,在党媒一面为之兔死狐悲,唇亡齿寒,强调“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的伟大的,鲜血凝成的友谊不可动摇”,同时发动五毛,对国内言论拼命控制,混淆视听,以防在国境线此端产生苏东波,中东波那样的蝴蝶效应之外——在体制外的民间舆论中,在国内网络上,依旧是情绪化的,一厢情愿的迎合被压抑已久的民众情绪的论调比较多,也比较吃香。对朝鲜眼前及中长期内的发展态势,能脚踏实地,切实体察,能有相当分析基础和说服力的,却不多见。相对来说,反而是海外的华人媒体,观察家,政论家的看法,以及西方民主国家,各大老牌知名媒体的看法,比较的客观,冷静。虽然也同我们国内多数民众一般额手称庆,却没有那么的得意忘形。

一个多月前写了《吾国与吾人》这篇文章,其中着重谈到了朝鲜接班人危机,作了自认比较客观的分析。既指出朝鲜内外局势的危机蕴涵制度转型的转机,也通过与两德统一进程的比较分析,提醒朋友们:在朝鲜,因为比大陆更为不堪的严酷的黑暗的共产专制下,多年历史,制度,文化所积淀的现实困境,以及外部因素的钳制甚至直接干预,接班后的局势,非一日一人或某些内外部势力可以轻易扭转。大致上来讲,没有章文兄《朝鲜崩溃在即的分析》这么的乐观。似乎短期之内,朝鲜局势就将向好的方向转变,甚至发生大的转折,其实未必。

在章文下面评论区中,大致上赞同章文观点的朋友比较多。不过在和朋友们一样,为独裁者之死感到欣喜的同时,我倒是比较赞同话语权力先生的意见。针对那些想当然的乐观预测,他质疑道:

“德国的新闻说,韩国已经把他们的统一专家请去支招了。其实西德那招挺简单,凡德国人入境一律接受,完全国民待遇。不过东德捷克匈牙利这些地方人比较活,北韩太封闭了,就算南韩边境开放未必有几个人知道。就是吧,东德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国,都把共产政府看成外来政权,有人接受,那就跑。他们心里不鸟这独裁政府,逃跑没心理负担。北韩人一直受着忠君爱国的中式教育,会不会把南韩当成最大的敌人,来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呢?”

对于如下这种乐观的推测——“那没有柏林墙的边界线将是多么的容易跨越!”——话语权力先生的看法是:

“我也希望如此。叵耐天性悲观:
一。脑子里的柏林墙比物理上的更难跨越。中国还有多少毛粉?还有多少叫嚣要武力统一台湾的?中国人的资讯来源似乎比朝鲜人还多一点,至少有手机。
二。柏林墙不可怕,可怕的是守卫。东欧人民族认同感比较强,对自己人常常下不了手。朝鲜人如何不知道,但我知道柏林墙倒之前有个国家的军队对自己的学生开枪了。
当然,乐观一点:
朝鲜比较小,思想渗透比较快。
韩国相对朝鲜比较大,负担得起冲击。”

就自己历来对朝鲜的观察和思考角度来看,日后局势,更好或更坏,都有可能。在短期内,可能有党内军内人事上的变动,伴随对内血的清洗或对外挑衅,矛盾转移(就如大陆在毛去世后的两次宫廷政变,及邓通过对越边境战争取得及加强军权一般),不过朝鲜整体局势,无法于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其崩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正如有天涯网友分析的:“为了确保不因金正日的“突然”死亡导致政权崩溃,朝鲜权力核心采取了古老的“秘不发丧”方式。此前,外界毫无征兆,可见朝鲜的保密功夫做到了家,此外,也可见朝鲜当局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金正日得了不治之症的消息四散弥漫,朝鲜就开始了权力世代交替的秘密准备工作,并最终将乳臭未干的金正恩推上了政治前台,经受历练,并逐步培养威信,从各方面消息源判断,朝鲜近一段时间以来,为金正恩造势不遗余力,加紧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接班的步骤。”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朝鲜官方19日才宣布金正日17日死亡的消息,中间经历了差不多50小时,朝鲜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外人很难知道的。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政治上的一场大清洗?局面已经底定?大家也不清楚。但从此前的苦心安排与目前所能了解的情况看来,因权力斗争,人事整肃或小范围内的高层政变,导致制度上的质变,导致紧接着中东波而起来的民主革命,事实上不太现实。从今日到数年之内,大概还是同过去一般,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之中。

简而言之,朝鲜极权当局受原有的路径依赖束缚,早已进入制度锁死状态,其实日后能够主动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大致上不外乎以下三条路:在上任初期,金正恩虽然已经被父亲扶上马,走上一程,但还未孚人望,未及建立自己核心班底。面对家族内部,即党内军内的各方派系,尚未全面掌控大权的金正恩为了巩固金家政权,打击党内外的潜在反对力量或异端分子,势必从军队及保安卫队着手,进行红色恐怖,其间金正恩可能坐稳太阳神的位置,也可能被推翻,进入军政府掌权模式;之后,无论金正恩以血立威,或其他政治势力抢班夺权,一俟局势大致稳定下来,那么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合法性合理性统治基础,在继续施行彻底的神权意识形态(“主体思想”)洗脑钳制的同时,曾留学瑞士的金正恩或新上台的实权集团,可能继续第一,二代金太阳的闭关锁国政策,靠笔杆子,枪杆子维持极权高压统治,继续制造大恐怖,大饥荒;也可能会在局势逼迫下,如中共于七十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饭”一般,推行面包契约。通过局部经济改革,提供钱袋子,适当向地方及部门开放权力,贿买党内和军队干部的主动效忠,大家一起发财——并有共同的驱动力一起来维护此制度。

从中共自身利益来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无论是谁上台,只要基本制度不变,我想我党都是乐见其成的(当年第四代上台不久,不就曾号召全党向朝鲜,古巴学习吗?学什么?——权力世袭,严密管控,这就为日后直至今日的“稳定压倒一切”基本国策埋下了伏笔)。既为一丘之貉,复需养寇自重。金正日生前多次公开或秘密访问中国,俄罗斯,我党党内大员年来密切访问朝鲜,不断表态支持其接班人,都是为此背书,保驾护航。而相对来说,由于朝鲜国内民主力量的极端薄弱,由于外部民主世界长期奉行的绥靖政策,因忌惮朝鲜背后的中俄而不得不接受此流氓政权的核讹诈与各种挑衅,勒索,积久之下,无论从体制内部或外部,或朝鲜内部或外部,想要在短期内实现制度变革,民主转轨,反而是可能性最小的。

我想再提醒各位恨屋及屋,以及希望用朝鲜这个小支点的转变来撬动中国共产极权的朋友,切勿因为某种强烈的情感,善良的愿望而片面的,一叶障目的采取乐观态度。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嬗变,从来是由两种逻辑推动的,一是社会本身的发展逻辑,代表现实诸多难以控制的要素和偶然性因素;一是道德理性逻辑,代表多数人对历史发展的某种伦理期盼和理性推演。这两种力量既相反,又相成,其内部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我们社会发展的二律背反。

进一步来说,历史作为一种历时性的社会存在,是无法简单重复再现的。不同于实验室里的科学验证,它只能提供一种大致的参考和分析背景,并不具备某种先验的规律性或必然性。单靠理性分析或道德意愿,无法决定真实的历史进程。虽然在诺思看来,“历史是最重要的”(对此意及新制度学派的介绍,请参见拙文《六月栖栖》),不过在一个国家的路径选择背后,历史依然只能作为其中一个决定性要素。它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无论是历史学,神学,伦理学或科学理性,在充满变数的现象世界面前,都自有其边界。

归根结底,即便社会多数成员意识到了自己不幸处境的根源在于专制制度及其配套的专制意识形态,即便反抗者获得了巨大的道义支持,但社会启蒙必须伴随社会自组织力量的崛起,伴随更广泛的社会阶层的参与和社会压力集团的成型。并非你意识到现状是黑暗的,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改变,而是需要更多变革要素及偶然性因素的辐集与配合。实然与应然之间,永远不可能重合,这是我们的宿命。竭力拉近两者的距离,这是我们的使命。由此而导致的结果,通常不如我们设想,希望的那么美好,但也不至于那么的不可收拾,堕落到最后的底线。从平壤到北京,还是从北京到平壤?又或是平壤依然是平壤,北京依然是北京?谁又能屈指算来,一言论定?世事无常,端看我们自己的努力了。

保持一种清醒的,现实的应对态度,同时做一个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者,既认识困境,又勇于挑战,追求如司徒华先生所标示的“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其中有我”的那种为人做事境界,我想是专制下的中国人,比较适中而又能藉以立身,自洽的选择。牛虻的天性就是挑战狮子,同时提醒那些活在狮子的统治下,却一味用自设的好梦来自我催眠的朋友们。套用我党的政治话语,“一颗自由的心,两手坦然准备”,具体到朝鲜问题上,我个人也还是取一样的观照,思考角度。

凯恩斯说,一个好的“思想”要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大约50年的时间。后来弗里德曼说,他发现确乎存在着这么一个为期50年的时差,每一种先进的思想大约都超越了她的同时代人50年以上。然后经过人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经过不断的制度试错,路径选择,往往还由于偶然性事件的影响,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思想,再由此渐渐传播开来。建立信心,启蒙民众,缓慢地发生影响,直至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一个“观念”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无疑,全过程是相当曲折,漫长的。在我想来,中国的变革大约也需要这种持之以恒的思想力量,才可望走到她要去的地方。即便以五十年计,从毛去世后算起,也要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去了。好在这个远景并不算太遥远,我们充满期待。只要遵循克尔凯郭尔的那句名言——你怎样信仰,你就怎样生活。奇迹总会发生:既来自虔诚的祈祷,更来自于更多人相信。

这就如一五一十部落在昨天太阳陨落消息传来之后,及时而高屋建瓴的推出“两个人的离去”这个专题一样,固然大独裁者的死亡,让世界上大多数热爱自由的人们感到欣喜;而哈维尔的离世,则让我们感到分外的伤感与痛惜。可是想深一层,人间世本来便是如此,有生有死,有善有恶;有悲有喜,有失落也有收获。与其为一东一西,“两个人的离去”而内心波澜起伏,复杂莫名,何不痛定思痛,为一南一北,自己身边的“两个村的绝境” (东师古与乌坎)——何尝不是大多数国人的绝境——而尽自己所能,持续的,切实的做一点工作?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认清了生命的价值,认定了生命的方向,然后“走我自己的路”。无论悲伤或喜悦,贫穷或是富裕,健康或是疾病,一路“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直到生命的尽头。

《吾国与吾人》的原文链接是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7537。在那里对朝鲜问题,有更为详细,周纳的讨论,希望尽量取得一个不偏不倚的,经得起日后事实检验的谨慎结论——而非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讨巧的政治预言家或神秘占卜家。希望得到章文先生及更多朋友的指教。

(全文终)

附录:金正恩其人

【2011年12月20日讯】金正日的继承人、他的第三个儿子金正恩,自一年前被任命为四星上将后,迅速升至权力的中心。但是,与其刚刚离世的父亲相比,他更是个迷。

29岁金正恩猝然接班没实权

《朝鲜日报》19日报道,对于阅历短浅、年纪尚轻的金正恩能否掌控北韩的权力结构,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说,由于金正日的健康状况恶化,金正恩在没有接受正常的接班人教育的情况下匆忙被“册封”。东国大学北韩系教授金龙贤分析说︰“金正恩虽然在去年9月29日举行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指定为接班人,但从制度角度看,很难说金正恩彻底掌控了北韩权力体系。”

他的父亲金正日的接班过程长达27年。1964年入党,1972年担任党中央委员,1973年起历任党中央组织书记、宣传书记、组织指导部部长、宣传鼓动部部长...1980年成为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正式亮相。直到1991年才坐上人民军最高司令的位置。

相反,金正恩则是突然跃升为人民军大将,并当上原来没有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委员长是金正日),迅速成为军方二把手。但金正恩没有在劳动党政治局担任候补委员。他几乎没有单独决定政策和运营国政的经验,可以说是“新手”。

据说推荐金正恩当接班人的张成泽(金正恩的姑夫)不仅作为行政部部长负责公安业务,还作为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涉足国防政策,权力范围非常广泛。力量日益壮大的张成泽会乖乖地将手中权力交给金正恩,还是做金正恩的后盾也是一个重要变数。

金正恩曾说:让全国听到枪声

美国之音报导,金正恩的生日、母亲和婚姻状况都不为人所知。据信,他可以说包括英语和德语在内的好几种语言。他在瑞士和朝鲜的金日成大学受教育。

金正恩据信可以熟练使用电脑和其它科技产品。在一份回忆录中,他被家中长期的厨师描述为极富有竞争力,而且冷酷无情。

韩国媒体曾报道,金正恩大肆实施恐怖统治,针对妨碍世袭体制的高层干部全面开展肃清运动,使得干部阶层人人自卫。人民保安部部长朱相成、副总理李泰男、国家安全保卫部副部长柳京等人接连因涉嫌腐败被撤职或判刑。

据悉,北韩当局为让金正恩稳定接班,去年底展开大规模清算行动,逾200名高官被捕,有的被囚,有的被处决。金正恩下令“要让全国听到枪声”后,去年被公开处决的北韩居民达前一年的3倍以上。

金正男曾反对“三代世袭” 命运难料

一年前,金正日将金正恩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任命他出任政府的高级职位。一年过去了,金正恩经常陪同父亲出行全国各地。据报导,他由于对国内和外交政策的参与,并在执政党劳动党内赢得一个职位,而稳步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去年,在纪念朝鲜执政党劳动党的65周年的一个阅兵式上,金正恩被介绍给世界。他当时站在父亲的身边向部队敬礼,这次露面被国际媒体向全球实况报导。

不过,据此前报道,金正日推进“世袭”以来,金正恩与其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亦译金正南)之间的“兄弟相残”更趋残酷。金正男此前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本人反对“北韩”的“三代世袭”。随后有媒体曝出金正男对北韩“三代世袭”更为激烈的言论:“我为什么要回去,我不愿意接班,北韩不会长久,迟早会灭亡的。”不过后来他又改口,对这个弟弟的接班公开表示正面的赞同。据说金正恩曾欲暗杀在澳门的金正男,结果遭中方警告。背后的故事,各人自己猜想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