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0日星期二

(1947)[转帖]祝振强:外交工作的“智慧拳头”论与外交成就的“披荆斩棘”

随着外交部捐献马其顿校车事件以及其后有外教官员东拉西扯所谓“大国”观,极尽为捐献校车之丑闻辩解之能事,社会各界对于外交部之言行举止、之历史现实的批驳、唾弃,已然令外交部难于招架。这不,外交部火急火燎地举行了一个自我歌功颂德的研讨会。一外交部部长助理竟声言:外交成就是用“披荆斩棘”而得来的。言外之意,外交部成了开拓者、拓荒者、垦荒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战士!
外交部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可笑,实在让人笑不出声。你说外交成就,这个可以,但是,你不陈述事实,而是用如此自诩、自夸的语言方式为自己的工作盖棺定论,你这个语气所透露出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态度本身,就很值得怀疑,就很说明问题——果然成就斐然、成果多多的话,用得着如此夸大其词、急赤白脸吗?中国的事情常常就是这样,老实、脚踏实地的工作永远不会被人重视,夸夸其谈、自吹自擂的人永远得逞。但愿外交部人员的上述言谈,切莫被如此划上等号。
其实,民众最想知道的是,中国当下四面楚歌、腹背受敌,政治、经济、金融、文化,无一陷于被动局面,这个与外交部的工作有何关系?外交部在这个过程中,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具体来说,捐献马其顿校车到底是谁人决策、何以决策的?把捐献行为和企业挂钩,这又是为何?质言之,这背后有无回扣腐败?再有,外交部发言人无论男女,永远对世界摆出一副蛮不讲理相、气势汹汹相、一句话噎死人相以及与世界民众、对文明理性为敌的冷战相,这样的极端的不自信,不知道是发言人本身的气质、做派,还是代表了外交、外交人员的全部?实则,这样的外交,能有什么所谓“成就”可言?
我之觉得外交部人员的上述发言不对头,还不全在其自我吹牛皮、根本不能自圆其说上。而是,相关人士的发言,让人觉得其总体外交思维,还停留在文明外交初始阶段、前文明阶段以及摸石头过河阶段——若颟顸、粗鄙、愚昧、落后、回扣、腐败之外交内涵,永远被“摸石头”掩盖,永远都能冠冕堂皇、信誓旦旦,则这样的外交,实在难让人看到有变革、进步的趋向。
相关人员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国际上特别是西方一些人指责中国外交强硬了,不像过去好说话。但是国内一些舆论又说我们的外交太软,主张“亮剑”,要求教训一些国家。这本身就表明,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国外交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说动枪动炮才是硬,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分歧就是软。中国人讲刚柔相济。智慧比拳头更重要。
若仔细分析,这段话的逻辑本身很成问题。试问,在现在的世界上,除了几个被诸如卡扎菲、萨达姆施以淫威的流氓国家,有几个国家不是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矛盾争端以及所有问题的?有几个国家动辄就要以核武威胁、动辄就要挥舞拳头的?
“智慧比拳头更重要”,这句话本身很不智慧、很弱智、很拳头、很让人看不起——在一个文明的语境下,在一个脱离了殖民色彩的当代世界,智慧和拳头,永远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相关性,不具有所谓的“辩证关系”,不具有或此或彼的选择性,不具有身在智慧心在拳头的小智慧、小伎俩。若以为在拳头之外,还可以动动“智慧”,则这样的“智慧”难免小儿科;若以为拳头永远都是最后的归属,“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拳头下面出结果,则这样的理念本身,与当今世界潮流以及当今各国民众裁夺、民主决定一切、民众决定一切的文明法则背道而驰。
中国外交最令人不难满意之处在于,外交部实际上成为假着与洋人打交道而盛气凌人、神神鬼鬼的特权之上的特权部!至今以所谓国家秘密为由头不公布三公消费,就是个明证。在此情形之下,你能指望外交部能够为国家、民族、民众利益着想、办事,而不为特殊利益阶层、特殊利益集团及人士着想、办事吗?你能指望外交部清正廉洁、公正透明而非回扣贪污、腐败成风吗?你能指望外交部智慧果敢而非愚钝颟顸吗?你能指望外交部不吃里扒外、里通外国吗?
中国外交的最大失败在于,花下累计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的大笔的钱,买来了全世界的“白眼狼”——中国在国际上,并没有被人认可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并没有成为公正、公平、道义、理性的化身,并没有成为世界公认的文明国家、可信任、可信赖的国家。换言之,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然世界数一数二,口碑、人缘、信誉、形象,却日落西山、每况愈下。文明的、先进的国家反对中国,野蛮的、落后的国家也反对中国。仅举一例,持中国护照免签入境的国家仅仅18个,且有14个在非洲,中国人连去趟港澳也要签证!此“业绩”在全世界183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三位,仅在朝鲜,巴基斯坦之前。而建交国寥寥无几的台湾,免签证国家竟达124个!
民众迫切想知道、外交部需要解释清楚的是,这与外交部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逻辑因果关系?留待外交部“披荆斩棘”的工作在未来。现在谈已然“披荆斩棘”,难道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