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转帖]唐酌:说真话的韩寒
今天才注意到网上在谈论韩寒的新博文《论革命》《论民主》,一些网友纷纷传言,韩寒成五毛了,被当局收买了。韩寒到底发表了什么样的言论呢?我的好奇心大盛,遂找来他的博文仔细读了一遍。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这样的言论我认为不仅真切而且标志着韩寒思想的成熟,哪是一个五毛分子所能表达的?看到很多人批评韩寒,说他对革命和民主、自由不了解不理解,并且拿着这些名词的定义来叫板韩寒的杂文,这就显得有些可笑了,韩寒的这二篇杂文本就只是嬉笑怒骂式的杂论,又不是学术论文,这样比对概念的精确定义,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我们读一篇文章,要理解其主要的核心表达是什么,而不是断章摘句的去攻击他说得够不够精确。这二篇文字里韩寒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不主张暴力革命,那会导致中国的动乱,或者换来另一个铁腕维稳的专制领袖,当下中国需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渐进的改良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提高。韩寒既批评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拿人命作草芥的所谓革命志士,也嘲笑了那些唯体制论的民主斗士,如“而文化界很多人认为一切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仿佛改了体制一切都迎刃而解”云云难怪他左右不吃香,将两边的愤青愤老都得罪了。因为韩寒在文章中说,啥时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许多人就认为这是民主的素质决定论。这就更是扯淡了,我想韩寒的意思不外乎是脚踏实地的从改进和提高公民素质的这些小事做起,这不过是一句调皮话,却被解读成民主素质决定论,岂非可笑?韩寒还有一个判断,我也非常赞成,那就是“文化人普遍将民主与自由联系在一起,其实对于国人,民主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不自由。因为大部分国人眼中的自由,与出版,新闻,文艺,言论,选举,政治都没有关系,而是公共道德上的自由。”的确,知识分子眼中的自由和民众所理解的自由其中的内涵的确天差地别,我们去问一个普通民,你自由吗?他往往说挺自由的啊!底层的老百姓往往许多人认为只要能够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就是自由。而哪知道什么是政治自由,什么是言论自由,什么是出版自由呢?我们的知识分子也许要说了,这就是启蒙得不够,中国还需要一场启蒙运动。问题是很多打着启蒙旗号的人,连自己都未开启,就急着来蒙人了,这是很搞笑的事。古希腊曾经有很多诡辩大师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认为只要能够煽动吸引人们那是最重要的事情,还自诩为“智者们的修辞术”,修辞术的用力之处就在于诱导人们相信某种价值判断,往往似是而非,在逻辑上不太严格,甚至故意采取错误的逻辑。正因为这些演说家滔滔不绝以“正义”自居的表演,可以随便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结论,而人们又确实喜欢并且迫切看到某种肯定性的意见,乃至某种情绪的宣泄,而往往民众的智力有时低到把胡说误认为是真理和智慧。当代那些只知去煽动和诱导民众情绪的所谓“文化人”不是和古希腊的这些诡辩大师相差无几吗?他们要么迎合民众的口味,自扮民众的代言人,要么诱导人们相信他们某种貌似公义实质狗屁不如的言论。当今的网络上,煽动、蛊惑、宣传和炒作无处不在,可见古今实无二样。当然,这里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就在于民众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选择他们能够理解的东西,而不会选择虽然更好但不能理解的东西,这样优越性的事物就有可能被淹灭。一旦某人说的话不合民众口味,那就引来口诛笔伐,大加鞭挞。韩寒的清醒也在于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他的独立独行,只能引起革命派和民主派的攻击,这是韩寒的悲剧,也是说真话的代价。这不仅不能让人想起在中国的革命化政治史叙事上,总是被目为保守反动落后的梁启超和后人眼光看来早年激进,晚年保守的章太炎先生。这二位杰出的中国人,虽然立场不同,思想不同,但都有着穿透历史迷雾的深遂目光。就拿章太炎先生来说,他反满但不是狭隘的种族主义立场曾经因为反满清的立场在《苏报》案中入狱三年,后在民国建立后当即致电留日的满族学生,愿与其等共建民国。章太炎早年既倡革命,又强调佛教和国粹,使得他的革命同志认为是妨碍革命。后来他又反对共和代议,反对党治,反对中央集权提倡地方自治,这些并不是反复无常,而是越来越中正平和。看起来他似乎是早年激进,晚年保守。其实激进与保守只是不同时代的色调而已,底色是一样的。正如汪荣祖所言:“自治如同其他理性的观念,诸如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无法在革命的浪漫时代存在。就章氏个人而言,他与擅长政治煽动的群众运动时代也格格不入。”确系洞彻之见。在1928年的一次演讲中,章太炎又讥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实是“联外主义”、“党治主义”、“民不聊生主义”,同时批党治之恶一如1916年袁氏的僭夺民国,相当的辛辣。包括反对共产主义、反对段祺瑞、宣扬抗日都是他文化观念的反映。以章太炎与孙中山共创同盟会,共同缔造民国的功勋来看,完全可以与孙中山等量齐观,只是因为章太炎反对后来的激进派,谴责俄式革命以及主张保存中国文化的特色,同以孙中山为政治法统泉源的国共两党因此都对其评价不高,历史的诡异也在于此。不迎合任何政治势力的人总是容易遭到攻击,遭到那些不知优越性为何物的民众们的攻击。韩寒在《论民主》里最后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他说:“文人到时候就应该扮演一颗墙头草,但必须是一颗反向墙头草。文人需有自己的正义,但不能有自己的站位。越有影响力就越不能有立场,眼看一派强大了,就必须马上转向另一派,绝对不能相信任何的主张,不能跟随任何的信仰,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不听任何承诺,想尽办法确保不能让一方消灭其他方而独大。所以未来的中国如果有革命,谁弱小,我就在那里,它若强大了,我就去它对手那里。我愿牺牲自己的观点而争取各派的同存。只有这样,才有你追求的一切。”这是一个真正有良知和清醒目光的人所说的话,这世上的确应该是个森林,不同的植物都有它应该成长的空间。这世界不是一个公园,人们因园丁的喜好,而被摆放或消灭。说真话的韩寒是值得佩服的。http://xcqiuzj.blogchina.com/1232418.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