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转帖]刘传博: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昨天早晨刚起床,打开电脑就看到微博上有人推荐韩寒的博客《论革命》,一贯喜欢韩寒的犀利,所以没顾上刷牙洗脸教开始看,但是看着看着就感觉不对劲,今天周六没有课,就把我的看法写下来。首先,我和韩寒一样,反对革命,中国近代的好多问题其实都源于对革命的病态热衷。韩寒将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民劣根性”,而我反对革命是因为,使用革命这种方式就注定了革命的必然失败。想让石榴树上结樱桃,就把石榴树拒掉,在根上嫁接樱桃,就像不满意自己长相,就砍掉头再换一个好看的。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会对社会造成无可估量的破坏。革命失败不是中国人的失败,是革命本身的失败。关于国民素质,韩寒也同样归结为“国民劣根性”,同样也有道理,毕竟文化的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也不仅相同。但是,看看历史,苏联和东欧在后期也同样面临社会道德沦丧的问题。所以,所谓国民素质、道德问题,有多大成分是“国民性”的原因,又有多大成分是极权体制的原因?不可否认,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人整天仁义道德不离口,而对正常的个人利益讳莫如深,造成了中国人的普遍虚伪,这是原因之一。而极权体制与公民道德的冲突在于,提供了大量非正常获利渠道,人性向利,必然导致每个人对非正常获利渠道的追逐,而将正常的规则弃之一边。本来一件需要排队的事,只要有人、有关系就不用排队,那谁还会认真排队。本来是要被惩罚的事情,但有渠道能让我不受惩罚,谁还会对规则有敬畏之心。当前体制,一方面提供非正式获利渠道,另一方面却要求公众按要求、按规则行事,可想而知,结果只能让所谓的“道德建设”成为一个笑话。台湾和韩国、日本也是在儒家文化中成长的社会,却没有出现中国大陆这样的道德问题,说明了体制,才是当前道德问题的症结所在。“ 大部分国人眼中的自由,对没有什么社会关系的人,是能自由的喧哗,自由的过马路,自由的吐痰,稍微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我可以自由的违章,自由的钻各种法律法规的漏洞,自由的胡作非为”。怎么说呢,总感觉这像是周立波的语录,不多说了。“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意思大概是说,国人素质提高了,改革也还,革命也还,就都可以实现了。笑蜀一直称赞韩寒这一点跟他的“公民社会”不谋而合。但是,公民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普遍的权利意识和参政意识,是在个人权利上与政府的毫不妥协,而韩寒仅仅是意思仅仅是素质,是公德,并没有涉及个人权利意识。“先提高道德素质,再说改革”看似有理,其实是各种概念不清。我们每个人只有认清自己权利,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与社会形成契约,即通过尊重每个人的权利换取他人对自己权利的尊重。但是在现行社会制度下,是不容许个人权利意识觉醒的。所以,所谓“先提高素质,再说改革”只能是空想。最后,用熊培云的一句话结束:“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976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